LCD面板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附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核心观点:

历液晶显示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实质是工业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液晶面板价格下降有周期性降价和技术进步推动的成本下降两方面因素,根据“王氏定律”,每三年,液晶显示面板价格会下降50%,企业若要生存下 去,其有效技术保有量和产品性能必须提升一倍。历的“液晶周期”表现为:1)先驱企业开拓出液晶显示产品的应用,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2)在 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后,短期的供不应求引发大量新的投资,带来产能迅速扩大以及生产过剩、价格下降;3)价格下降导致液晶显示产品需求扩大,于是 再次出现产能不足,引发新一轮投资,如此循环往复。

2006-2011年、2012-2015年、2016-2019年、2020-2022年四轮液晶周期回顾。2006-2011年:2006-2007年液晶电视加速普及,LCD面板行业保持景气;2008-2011年,京东方、华星光电的8.5代线陆续投产,叠加2008年金融危机及 2011年欧债危机的影响,LCD面板行业出现供需失衡,进入长达三年的周期衰退阶段。 2012-2015年:2012-2014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尺寸终端兴起,LCD面板行业再次景气上行;2015年华星光电、京东方、中电熊猫的8.5代线陆续 投产,LCD面板行业再次出现供需失衡并进入周期衰退阶段。

2016-2019年:三星、LG两大韩国厂商选择主动收缩产能,2016-2017年LCD面板供需失衡的状况逐步得到修复;2018-2019年京东方合肥10.5代线、京东方武汉10.5代线、华星光电10.5代线陆续投产,LCD面板产能迅速增加,LCD面板行业再次进入下行周期。2020-2022年: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LCD面板景气上行,供给端LCD行业扩产进入尾声,三星、LG、松下等厂商在19-23年陆续关停LCD产能;同时,由于行业新增产能较少且新冠疫情导致原先投入的产线产能爬坡不如预期,整体LCD面板供给吃紧。需求端疫情背景下居家办公、上课、娱乐的“宅经济”带动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IT面板需求持续旺盛,同时疫情期间海外财政补贴政策拉动终端消费。2021年7月以来LCD面板价格快速下跌,一方面是2021年下半年供给端新产能集中释放,另一方面是经济疲软、通货膨胀等因素造成需求下滑。

价格&成本:3Q22TV面板价格低于现金成本20%,IT面板盈利回归历史低位,预计2023年LCD价格将温和回暖。电视:根据Omdia数据,2022年12月32、43、50、55、65英寸LCD TV面板价格为31、52、75、87、116美元/片,环比持平;Omdia预计2023年1月32、43、50、55、65英寸LCD TV面板价格将环比保持平稳;在面板厂商低稼动率策略的推动下,2022年四季度以来面板市场逐渐走出失序竞争的状态,但面板价格在10、11月的小幅反弹后止涨趋稳,反映电视等显示终端需求仍较疲软。笔记本:根据Omdia数据,2022年12月10.1英寸(平板电脑)、14英寸(笔记本电脑)、23.8英寸(显示器)LCD IT面板价格环比变动-0.5%、0.0%、-0.6%至20.8、26.0、46.4美元/片;Omdia预计2023年1月10.1、14、23.8英寸LCD IT面板价格环比变动0.0%、0.0%、-0.4%至20.8、26.0、46.2美元/片。

供给&需求:2023年全球大尺寸LCD产能预计将同比增长3.08%,终端需求大尺寸化趋势依旧,关注LGD等大厂退出节奏。供给方面,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大尺寸LCD产能面积较2022年增长3.08%,其中1Q23、2Q23、3Q23、4Q23产能分别环比增长0.37%、1.35%、1.33%、0.61%; 预计2024年全球大尺寸LCD产能面积较2023年增长2.66%,其中1Q24、2Q24、3Q24、4Q24产能分别环比增长0.62%、0.09%、0.49%、1.01%。 需求方面,2022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5.70%,其中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4.02%,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 6.39%,全球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22.62%,全球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3.80%。

01、LCD面板应用于各类显示终端,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

LCD面板广泛应用于电视、个人电脑、手机等各类显示终端

l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基于液晶材料特殊的理化与光电特性,是平板显示技术中发展x成熟、应用x广泛的显示器件,主要应用于电视、显示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汽车、工业控制、医疗等领域。 LCD显示模组主要由LCD面板、驱动电路和背光源组成。在LCD面板中,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中间为液晶材料,上层玻璃基板的上方与 偏光片(Polarizer)贴合,下方与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CF)贴合;下层玻璃基板的上方为薄膜晶体管(TFT),下方与偏光片 贴合。背光源的作用是为LCD显示屏提供亮度均匀分布的背景光源,驱动电路的作用是在通电后向LCD显示屏提供各种显示画面的信息。

LCD面板不同世代线是按照产线所应用的玻璃基板尺寸划分而来的。一般来说,业界通常将G8代及以上适宜切割大尺寸电视面板的产 线称为高世代线。在生产过程中,面板厂商一般通过对固定尺寸的玻璃基板进行切割和电路加工,形成各种尺寸的显示面板,其在兼顾 生产良率的同时,要努力寻求x优的生产方案,使切割效率及原材料利用率更高,从而实现更低的产品成本。受切割效率的限制,不同 世代线的经济切割产品不同。G8.5代线主要经济切割的产品有32、43、49、55、65(套切)、85(套切)、98英寸等产品;G10.5代线主要面 向65、75英寸等大尺寸面板产品。高世代线的创新突破有效提升了中大尺寸显示面板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

液晶面板遵循“王氏定律”,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

历液晶显示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实质是 工业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液晶 周期”表现为:1)先驱企业开拓出液晶显示产品的应 用,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2)在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后, 短期的供不应求引发大量新的投资,带来产能迅速扩 大以及生产过剩、价格下降;3)价格下降导致液晶显 示产品需求扩大,于是再次出现产能不足,引发新一 轮投资,如此循环往复。类似于半导体的摩尔定律,京东方前董事长王东 升于2010年提出液晶面板“王氏定律”,提出每三年 液晶面板价格会下降50%。液晶面板价格下降有周期 性降价和技术进步推动的成本下降两方面因素。8代 线、10代线等高世代面板产线的投产有效提升了55、 65、75英寸等中大尺寸显示面板生产效率,具有较强 的经济效益,有效推动了液晶面板成本下降。

02、液晶周期:回顾2006-2011、2012-2015、2016-2019、2020-2022四轮液晶周期

发展历程:日本、韩国、中国相继大规模投资LCD产业

LCD产业发展历程:1)1970年代美国企业发明了LCD显示技术但x终放弃;2)1990年代初夏普等日本企业率先实现LCD产业化;3)1990年代 末三星、LG等韩国企业大规模逆周期投资LCD产业;4)2000年代初中国台湾企业借助日本企业的技术转让大规模投资LCD产业;5)2008年 金融危机后中国(除台湾)企业为解决“缺芯少屏”局面对LCD产业进行大规模逆周期投资,x终实现LCD产业的做大做强。

美国先驱企业发明了液晶显示技术,但x终放弃。1961年美国RCA公司在实验室发现液晶材料的电光特性并可用于制造显示设备,1968年RCA公司利用液晶的“动态散射”效应制成全球首个液晶平板电视模型 DSM-LCD,开创了液晶显示时代。由于液晶平板电视短期几乎看不到产业化的可能,RCA公司x终选择放弃。1970年代美国企业相继提出扭曲相列型液晶显示器 (TN-LCD)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但由于投入大、风险高等原因,涉及过LCD显示技术的RCA、罗克韦尔、西屋电气、摩托罗拉、AT&T、通用电 气、施乐、惠普等美国企业都在1970年代相继放弃推动LCD产业化。

发展历程:日本、韩国、中国相继大规模投资LCD产业

日本企业率先实现TFT-LCD产业化。1990年代初日本NEC、IBM和东芝的合资企业DTI、夏普相继开动了各自的首条彩色TFT-LCD的量产线,1992年量产初期良率低于10%,在克服重重 困难后,1996年良率上升至80%以上。伴随日本实现TFT-LCD产业化,LCD上下游产业链也在日本建立,如玻璃基板供应商旭硝子、电气硝子,光刻机 供应商尼康、佳能,彩膜和偏光片供应商日东电工,掩膜版供应商DNP、TOPPAN等。

韩国企业大规模逆周期投资LCD产业,实现对于日本企业反超。1993-1994年LCD行业进入景气下行周期,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雇佣过剩的日本工程师,获得LCD显示相关的技术能力;1995-1996年LCD 行业再度进入下行周期,韩国企业进行大规模逆周期投资,正式进XXXLCD产业。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企业继续坚持逆周期投资的战略,率 先建设新世代的生产线。x终在20世纪初三星、LG在忍受多年亏损后脱颖而出,在市场份额、技术水平等方面实现了对于日本企业的反超。

中国台湾企业凭借日本企业技术转让,在21世纪初大规模投资LCD产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LCD产业再度进入衰退期,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液晶衰退周期以及韩国竞争者,日本企业开始将TFT-LCD的制造技术转让 给中国台湾企业,一方面获得可观的技术转让费,另一方面规避巨额投资的亏损风险。1998年中华映管、达基、奇美、联友光电、瀚宇彩晶等中国 台湾企业相继获得日本企业的技术许可并开始建设TFT-LCD产线;2000-2001年广辉、群创、统宝等新一批中国台湾企业进入液晶显示行业。

周期回顾:历的“液晶周期”

历的“液晶周期”主要由技术创新周期和资本投资周期共同作用而成,一方面,液晶显示先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拓 新的显示应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需求带动企业投资扩产,进而导致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又导致 市场需求扩大并引发新一轮投资扩产。

2006-2011年:兴于液晶电视普及,衰于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

2006-2007年液晶电视加速普及,LCD面板行业保持景气,一方面是主流电视尺寸扩大到3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逐步完成对于CRT电视的 替代;另一方面是三星、LG、夏普等厂商积向6代线以上扩张,玻璃基板可以更经济地切割30寸以上显示屏,LCD具备成本优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需求骤降,也终结了2006-2008年LCD面板的景气行情,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LCD厂商均面临着产能过剩的 问题,部分厂商甚至出现亏损。同时,为解决LCD面板供应受制于人的困境,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进行大规模逆周期投 资,相继宣布向8.5代线扩张。2009-2011年,京东方、华星光电的8.5代线陆续投产,叠加2008年金融危机及2011年欧债危机的影响, LCD面板行业出现供需失衡,进入长达三年的周期衰退阶段。

2012-2015年:智能手机等小尺寸终端兴起;国内面板厂8代线投产

2012-2014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尺寸终端兴起,LCD面板行业再次景气上行。同时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厂商坚决走自主建线道路, 坚决向高世代线扩张,凭借高世代线带来的成本优势,迅速实现崛起。 随着2015年4月华星光电深圳8.5代线、2015年5月京东方重庆8.5代线、2015年8月中电熊猫南京8.5代线等高世代线的陆续投产,LCD面板行业也 在2015年再次出现供需失衡并进入周期衰退阶段。

2016-2019年:韩厂主动收缩产能;国内10.5代线投产致供需失衡

面对2015年LCD面板行业供需失衡的局面,三星、LG两大韩国厂商选择主动收缩产能。一方面是中国厂商为解决“缺芯少屏”进行大规模产能扩 张的决心强烈,另一方面是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成为三星、LG的重要发力点。三星的L5产线2015年11月退出,L6产线2016-2017年陆续退出, L7-1产线2016年12月退出;LG的P2-P4产线、P6产线也先后于2016-2018年退出或转为生产OLED。

2020-2022年: “宅经济”拉动面板需求;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滑

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LCD面板景气上行。供给端:1)LCD行业扩产进入尾声,三星、LG分别在19年、20年关停了汤井8.5代线(L8-1 Phase1)、坡 州7.5代线(P7 Phase1),19-23年退出的G7以上LCD产能合计815万平米/季,占4Q18全球大尺寸LCD产能的比例合计达到12.68%;同时,行业新增产 能较少且新冠疫情导致原先投入的产线产能爬坡不如预期,整体LCD面板供给吃紧;2)上游原材料尤其是各类IC供不应求。需求端:1)新冠疫情背景 下居家办公、上课、娱乐的“宅经济”带动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IT面板需求持续旺盛;2)疫情期间海外财政补贴政策拉动终端消费。

03、LCD面板价格趋稳,供需失衡、失序竞争状态逐步改善

价格:12月TV面板价格环比持平,预计1月将延续平稳趋势

2022年12月32、43、50、55、65英寸LCD TV面板价格为31、52、75、87、116美元/片,环比持平;Omdia预计2023年1月32、43、50、55、 65英寸LCD TV面板价格将环比保持平稳;在面板厂商低稼动率策略的推动下,2022年四季度以来面板市场逐渐走出失序竞争的状态,但面板 价格在10、11月的小幅反弹后止涨趋稳,反映电视等显示终端需求仍较疲软。2022年12月10.1英寸(平板电脑)、14英寸(笔记本电脑)、23.8英寸(显示器)LCD IT面板价格环比变动-0.5%、0.0%、-0.6%至20.8、 26.0、46.4美元/片;Omdia预计2023年1月10.1、14、23.8英寸LCD IT面板价格环比变动0.0%、0.0%、-0.4%至20.8、26.0、46.2美元/片。

价格:主流尺寸的TV面板价格低于现金成本20%左右

3Q22 32英寸LCD电视面板平均价格27.67美元,平均成本35.71美元,现金成本35.54美元,价格低于现金成本22.14%;43英寸LCD电视面板平均价格、平均成本、现金成 本为51.00、63.46、62.33美元;55英寸LCD电视面板平均价格、平均成本、现金成本为83.33、106.91、104.54美元;65英寸LCD电视面板平均价格、平均成本、现金成本为 109.67、158.67、157.80美元。3Q22主流尺寸的TV面板价格低于现金成本20%左右。 3Q22 14英寸笔记本面板平均价格、平均成本、现金成本为26.83、17.68、17.63美元;15.6英寸笔记本面板平均价格、平均成本、现金成本为26.63、18.47、18.40美元。

供给:预计23/24年全球大尺寸LCD产能同比增长3.08%/2.66%

基于退出产线和新增产线的 梳理,我们对全球大尺寸LCD总 产能面积进行定量测算。假设产 能的新增和减少进度都按照线性 完成,全球大尺寸LCD总产能面积。 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大尺寸 LCD产能面积较2022年增长3.08%, 其中1Q23、2Q23、3Q23、4Q23产 能分别环比增长0.37%、1.35%、 1.33%、0.61%。 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大尺寸 LCD产能面积较2023年增长2.66%, 其中1Q24、2Q24、3Q24、4Q24产 能分别环比增长0.62%、0.09%、 0.49%、1.01%。

需求:大尺寸、高端化、多样化趋势为LCD行业长期增长赋能

根据我们测算,2020年全球LCD面板出货量各下游占比分别为手机53.0%、电视11.7%、平板电脑11.2%、笔记本电脑 9.2%、车载7.9%、显示器6.9%; 2020年全球LCD面板出货面积各下游占比分别为电视72.1%、显示器12.3%、笔记本电脑 5.6%、智能手机5.0%、平板电脑2.9%、车载2.1%。大尺寸:全球电视面板需求大尺寸化的趋势延续,根据WitsView数据,50英寸以上电视出货占比从1Q15的18.30%提升至3Q22的50.27%; 全球LCD电视面板平均尺寸也从15年1月的40.94英寸提升至2022年11月的48.27英寸,平均尺寸持续提升带来LCD出货面积的持续增长。

需求:2022年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6.39%

2022年12月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33.51%至1134.5万片, 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32.12%至205.2万平米,2022年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8.98%至1.58亿片,全球LCD 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同比下降6.39%至2902.30万平米,2021年以来全球显示器面板需求大尺寸化的趋势有所放缓,根据 WitsView数据,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平均尺寸从1Q15的22.56英寸提升至 4Q20的25.94英寸;4Q22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平均尺寸为25.63英寸,同比 增长1.11%,环比下降1.08%。

04、LCD面板竞争格局稳定,京东方、TCL华星龙头位置稳固

竞争格局:京东方、TCL华星全球LCD龙头地位稳固

根据IDC数据,2022年1-11月京东方、华星光电、LG、惠科、群创光电分别以 26.8%、17.6%、11.8%、11.7%、10.1%的市场份额(按出货面积)位居全球大尺寸 LCD面板市场的前五位,其中:电视: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分别以25.4%、19.8%、12.8%的市占率位居前三位,显示器:京东方、LG、友达分别以29.7%、20.3%、14.4%的市占率位居前三位 , 笔记本:京东方、群创、友达分别以32.7%、20.0%、19.0%的市占率位居前三位,平板电脑:京东方、LG、群创分别以42.8%、15.7%、12.1%的市占率位居前三位。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扫码一对一人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