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怎么写:免费分享格式及万能通用模板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与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XX市XX区学校位于XX路78号,是一所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设计规模10轨30个班的公办初中校。

学校有60多个近100平方米的超大教室,10多个公共交流社区,3层超连廊,5个空中花园,一流的基础设施为以后建设个性化学习空间预留了充分的可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怎么写:免费分享格式及万能通用模板

学校于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现有七年学生256名,八年学生143名,教职员工53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省特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区以上骨干占教师总数的58%。

二、学校发展优势

(一)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乐于学习、勇于改革;有近一半的区以上骨干教师,他们不仅具备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基本能力,而且具有指导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实践智慧。

(二)现代的学校管理:学校努力让每个教师和学生成为积的自我管理者,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无限潜能,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积作用,营造自由、平等、民主、协商、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高标准的设施、设备:新学校的建设起点高,装备配备达到省一类标准。开放式图书馆、室内体育馆、理化生实验室、数字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书法室、史地学科教室等设施配备齐全,为各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设备和充分的空间。

(四)大学城独特的文化资源: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环境良好,周边有10余所大学,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学生提前六年接受大学文化的熏陶提供了支持和可能。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大学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多种研究性学习,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面临的挑战

(一)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考试分数成为目前社会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的背景下,学校能否有勇气坚守教育规律和教育理想?

(二)学校追求“鱼”(考试成绩)和“熊掌”(综合素养)兼得的教育。可是“鱼”和“熊掌”如何才能兼得?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

(三)虽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但是不同学科间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并不均衡,有些学科缺少领XXX人物。教师的观念如何才能支持“让学校适应学生”?教师如何成为积的自我管理者?

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深入思考和艰苦努力。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

一、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

教育本质上是不断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不断地提升人的自我教育水平的一段旅程。学校把学生的合理需求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凡事从学生的需求的立场思考问题,商量对策,寻求突破,也就是努力“让学校适应学生”。教育不是让不同的学生成为相同的人,而是让不同的学生成为各具个性的更好的自己。当然,“让学校适应学生”不但不排除而且应该通过创造需求,来引领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学校校训

校训: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师生自由发展、自主管理、张扬个性、舒展生命。

“不逾矩”就是师生要“自律”、“慎独”, 不得触犯XXX的法律法规,不得突破做人的底线,不得违背做人的基本原则。

三、学校办学追求

办学追求:实施“‘鱼’和‘熊掌’兼得”的教育

“鱼”是指学生的学习成绩,“熊掌”是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成绩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养提高的副产品,即使追求学习成绩也要以不损害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前提,不可违背教育规律,更不能不择手段。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学校办学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大学城文化品位相匹配,追求教育理想,坚守教育规律,面向未来的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温暖、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学校。

二、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独立人格、坚韧意志、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

全球视野就是学生要放眼世界,视野开阔,既扫一屋,更扫天下。要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独立人格就是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作性。学生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力量,追求真理,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精神。

坚韧意志就是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有忍受力、耐受力,勇敢而坚定。

理性精神就是要自己独立思考,不迷信任何权威,得出结论、发表观点和付诸行动要按逻辑思考和判断。

第四部分 实施措施

一、培育自由民主的学校文化

(一)理解办学理念,共绘发展愿景

学校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学校的核心追求。而学校的理念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的深度理解和积参与,就不能对师生的言行产生积的影响,就产生不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将通过每节课的具体教育行为和日常的教育活动,不断促进师生深入理解学校办学理念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全校师生共同描绘发展愿景,这种愿景一定是全校师生集体协商、共同制定的,这种“协商”过程本身也是对办学理念的深入理解过程。

(二)注重环境熏染,共培育人文化

学校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有10多个公共交流社区,3个超连廊,5个空中花园,学校将把这些空间逐步建设成为完全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让学校的公共空间发挥育人功能。一至三层(每层近1000平方米)的连廊将分别建成师生交流中心、科技中心和主题阅读空间,3号楼和4号楼的中庭将建成艺术长廊和休闲空间。

(三)发挥全员智慧,共商学校制度

规范性和科学性,是管理之基。对于一所新学校而言,建章立制并且以规章办事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将集思广益,在广泛征求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XX区学校章程》、《学校教职工工作基本规范》、《XX区学校绩效增量考核方案》等制度,明确XX区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基于服务学校发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性和能动性的原则,全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携手共建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将这些制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x终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实施。制度包括教职工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评优评先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随着这些制度的实施,学校逐步构建了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四)营造人文氛围,共建幸福校园

从管理的角度,我们倡导让教职工成为积的自我管理者,彰显所有教职工的智慧,而不是控制教职工,让他们成为听话的服从者。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有事大家商量,出台相关制度要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争议较大的事情不是由行政人员更不是由校长一人“拍板”,而是让全体教职工投票表决,以唤醒教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教职工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虽有刚性要求,但是在执行中,我们还要体现柔性即“人文性”的一面,力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职工,让每位教职工在学校有存在感、幸福感,在生活上主动关心教职工,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与团队的力量。当然,与此同时,学校研学、互助、和谐、温暖的氛围也需要每一位教职工的共同呵护。

二、激发教师潜能,助推教师自我发展

(一)师德为先,实施“目中有人”的教育

学校的校训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矩”就是各种法规,就是做人准则,就是为人底线。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法律意识,摒弃一切违背师德的言行;注重学生和家长的评教工作,绩效考核中增加了学生(家长)满意度考核,并适时反馈给相关教师,提出改进意见,明确改进方向。学校倡导教师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引领者,要求教师要实施“目中有人”的教育,以人为本,尊重每位学生。

(二)规划先行,明晰教师的发展方向感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发展,关乎到学校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将与每位教师商讨“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引导每位教师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视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根据新学校的实际,在征求每位教师的发展意愿之后,为每位教师确定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特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区学科带头人,区、校骨干教师等,并积创设条件帮助教师完成目标;重视教师的读书、学习和培训,在专业上努力将每一位教师培养成为教学的能手、育人的模范。

(三)成立教师发展班和学习共同体

学校将引导教师组成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以班、教研组或者其他团队作为教师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单位。学习共同体有组织建构,有目标要求,有评价方式,让每位教师发展落在实处。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把全体教师吸纳进教师发展班或者学习共同体之中,由教导处牵头管理,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学习型个人;从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班管理、课题XXX等方面,分模块进行学习;根据每学期不同的学习研究主题,分学科聘请区内外的教育砖家作为发展班导师。切实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缩短发展周期,助推成熟教师走向挺好。

同时,学校会鼓励并为教师创造条件外出学习与考察。

(四)增强内驱力,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教师发展,归根到底还在于教师自己。教师要关注自身的学习,努力做本专业的教学砖家、有内涵的教育行家。教师要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月至少读两本书,定期分享读书的体会;要定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这既是提升业务水平的需要,也是提升个体内在修养、教育品质和生活质量的需要。

(五)问题导向,倡导真研究

学校倡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学校引导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要依据班情况和学科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做草根化的真教科研,让反思和研究成为习惯。除研课议课、读书交流、校际交流等研修形式外,针对教育教学的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发挥教师校本研修的主体性,开设“教师论坛”、“班主任沙龙”、“XX故事会”、“家长议会”等活动,营造教师真研究的良好氛围,增强教师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更新理念,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

学校追求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民主地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不仅仅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校倡导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师应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主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由发表意见,自己解决问题,自主得出结论,自觉应用练习,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涵养学生的自由精神。

(二)注重研究,整体提高教研质量

学校注重引导教师研究教、学、考,注重备课组的整体建设和整体考核。学校重视并引导各教研组、备课组落实并创新集体备课制度,严格遵守集体备课流程,完善集体备课环节。教师应在集体备课研课、优化课堂教学、精选作业、个别辅导等方面进行精准研究。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要主题化,组内骨干教师要引导组内教师认真学习课标、研究课堂,要起示范带头作用;新教师要虚心请教、善于思考。备课组、教研组开展组内过关课、组内观摩课、校展示课等一系列活动,切磋交流研讨。各学科老师要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真教研,解决真问题,整体提高组内教研质量。

(三)开设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学校依据学生兴趣和学校培养目标来整体规划设计校本课程,发挥各门课程的结构价值,从不同层面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着眼,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入手,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具体内容包括:运动类、辩论类、文学类、阅读类、实验类、艺术类、活动类、生活类等。

(四)规范校本课程管理

规范校本课程的开设,以学生的需求和学校发展为主要依据。不断构建和优化备课、课程评价等制度。加强课程的过程性管理,通过开展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评课等活动,了解课程开设的情况和师生需求。对于学生的过程管理,除了考勤和态度的评价之外,还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情况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养评定中。

校本课程评价力求多元化,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既评价学生的学,也评价教师的教。校本课程的开设采用“点菜”制,以学生的问卷来决定每学期开设哪些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采用学期汇报、过程检查、听评课、问卷等方式,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化的课程评价。学期临近结束时,以课程汇报、表演、动手实践等形式作为评价依据。这样为x终形成稳定、丰富、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培养拓展校本课程师资和资源

用多种渠道培养校本课程的师资:学校注重激发教师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培训培养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和特长的教师;学校还将创造条件,选派感兴趣、有潜质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邀请家长志愿者来校开设校本课程;聘请外校有专长的教师来校指导,通过这些手段来充实校本课程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大学城的资源(师资、设备、场地等)丰富和拓展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四、创新德育管理模式,让管理适应学生发展

德育工作坚持以“自主管理、自我服务”为导向,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机制;倡导家校合力、全员育人,逐步形成“我为(管)人人,人人为(管)我”、由内而外的新型德育管理模式。

(一)常规管理:注重习惯,自我管理

学生的常规管理重在自我管理。教育润物无声,行胜于言,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向善、向上、向美的天性。因此,我们不对班学生常规做琐碎的检查,注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前谋划每月的主题班会方案,激励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心班和学校。

(二)学生教育:注重激励,自我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根据不同的教育现象,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学生成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重在引导他们自己认识到问题所在;犯了所谓的错误,重在引导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主张探寻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管理制度,成立学生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成立班委会,让学生成为班的主人。让学生自主组织设计活动、自主组织活动、自主开展活动、自主评价活动,让他们在活动学校会反思,在活动中感悟成长,从而在活动中体验自我教育的快乐。

(三)班工作:注重指导,自我服务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队伍,班主任也需要转变管理观念,以指导学生自我服务为主,“以人为本”,让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德育处将通过开展班主任工作案例研讨、主题班会观摩、班会序列化、班主任主题沙龙、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全体教师要秉持“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育人为先,让所有教师都能胜任班管理工作。

(四)家校合作:注重共育,沟通理解

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成立家委会,遇到学校重大发展问题和学生发展的重大问题,一律向家委会通报,征求家委会的意见,争取家委会的支持。学校还将邀请家长来学校为学生开设人生规划课、国学传承课等课程;邀请家长来学校参与学校的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定期和家长交流教育问题、分享教育智慧;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全员育人。学校每学年力求确保家访全覆盖,并结合联系簿、电话、微信、qq群等通讯方式促进家校有效沟通。

五、优化硬件设施,为建设未来学校提供保障

(一)提前谋划,面向未来

学校装备以省一类标准为依据,提前谋划装备工作。装备要求不仅齐全而且先进,与XXX课程和校本课程融合起来,保证开足、开齐XXX课程,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充分的支持。通过建设学科教室、数字化综合实验室、未来教室、开放式学习空间等,支持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智能化宣传管理

做好网站宣传工作和公众号的宣传工作,畅通学校与社会联系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和建议。教室和功能室适时升硬件与软件,服务教学。倡导无纸化办公,寻求智能化办公信息手段,开发符合我校情况的手机APP与办公软件系统。

(三)创建智慧校园,服务师生,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智慧校园的创建,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教职工工作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资产管理登记,管理好物资的使用;用好维修平台,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师生需求。

第五部分 保障系统

一、组织保障

(一)机构建设

成立“XX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领导小组每学期根据规划分解目标,统一领导;副校长负责实施;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总务处、工会等处室部门具体落实;校长办公室负责联络;实现全员参与。落实校长定期检查制,对行动计划方案中目标实现情况进行阶段分析、指导、落实。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积推进学校各项规划、制度的全面落实,保障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队伍保障

发挥行政的核心领导作用与模范带头作用,全体行政要身先士卒,垂范率先,有开阔的视野,有积的服务意识,有谋划有步骤地引领学校发展;引导广大x员脚踏实地,努力成为爱岗敬业的旗帜、提升质量的标杆、班管理的示范和廉洁自律的表率,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全体骨干教师,要在班主任管理和专业成长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协同新教师、年轻教师共同成长。

二、制度保障

(一)建设制度文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所有制度出台都要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各项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把师生的合理需求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每个制度都从师生需要的立场思考问题,商量对策,寻求突破,努力“让学校适应学生”,提升教师幸福感。大到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小到请假制度,都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只有这样,这些制度才能为学校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和保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努力使管理成为一种对话、一种服务、一种激励、一种提升,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提高执行力

在计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要提高执行力。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督导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存在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行政接受教职工监督、考核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保证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达成。

(三)加强目标管理

为保证学校各项制度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各部门领导工作要加强目标管理,保障目标制定的科学、实际、可操作。每学期进行细化和分解,并制订出实现目标的可行方案,经常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评估,保障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三、物质保障

学校将校园的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文化的特色化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让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适应学生的发展,力争适应建设未来学校的发展要求。

学校将向区教育局积争取经费并合理配置资源,经费向教育教学倾斜,向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服务空间倾斜,向特色项目倾斜。学校将加强科学预算和项目论证,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未来三年,是关系到XX区学校发展方向和发展品位的三年。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又互相激励、共同发展,是未来三年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和要求。XX区学校的全体教师要与时俱进,苦练内功、开拓创新,转变教育观念,凝练教学特色,成为积的自我管理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追求教育理想,坚守教育规律,面向未来的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温暖、令人向往的学校而努力。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扫码一对一人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