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行业研究报告怎么写:免费分享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模板
第一章 行业概况
人造肉共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的人造肉(简称:植物基人造肉),该类产品因可以x大限度地模拟真实肉品的外观和口感,所以又被称作植物肉、素肉、模拟肉等;另一类是以细胞为原料制备的人造肉(简称:细胞基人造肉),该类产品可以绕开动物饲喂而为人类提供真实动物蛋白,又被称作培养肉、培育肉、体外合成肉、清洁肉等。
人造肉相对于普通肉类产品来说具有多种优点:
(1)在环境上,环境成本低,减少了畜牧业对资源的损耗;营养价值上,低胆固醇、较低水平的饱和脂肪和少量膳食纤维等,对“三高”人群来说更加健康,能够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疫病传播。
(2)在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上,植物基人造肉相对于细胞基人造肉来说更小。
(3)价格上,植物基人造肉约80-120元/斤,虽然较普通肉类价格稍高,但是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成本价格持续下降。细胞基人造肉约17000元/斤,培养成本高。
(4)区域结构上,当前欧美是主战场, 国内主要靠资本推动。
根据全球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的报告,健康、一定程度的溢价和道德要求是未来食物追求的八个品质的其中重要三个。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们也度过初步温饱阶段,对于食物对于人们自身健康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在不断觉醒中也意识到食物本身是否存在道德问题。
图 人造肉的主要优势
国盛证券
健康、环保及动物保护等优点催生人造肉需求。相比人造肉,普通肉类存在健康、环保以及在动物保护方面存在道德问题。根据BeyondMeat官网,普通肉类能够增加16%的癌症以及21%的心脏病的患病风险;在动物豢养过程中多产生超过50%的温室气体,并对地球资源产生巨大的消耗。
此外,人类对肉类的需求每年造成了660亿的动物死亡,在动物保护方面也产生了较多的道德问题。而人造肉的出现解决了普通肉类的这几大痛点,人造肉的需求正不断提升。
根据Winsight Grocery和Acosta对美国千禧一代选择无肉饮食原因的调查研究,其中51%的受访者是出于身体健康的原因选择素食主义,还有32%及30%的受访者因为环境保护和保护动物的意识选择吃素食。
图 食物消费的未来趋势
国盛证券
人造肉行业前景较好,无论是初创型科技创新公司,还是大型肉类公司,纷纷进入人造肉市场。初创型食品科技创新公司包括2019年5月纳斯达克上市的 Beyond Meat 公司,首日暴涨163%,上市80天从25美元涨至170美元,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日表现x佳的美国公司。
预计在健康、环保等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几年肉类替代品的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根据 MarketsandMarkets 的研究数据,预计到 2023 年,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4.3亿美元,2018-2023 年 CAGR 为 6.8%;其中亚太地区的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增速x快,预计CAGR可达8%以上。
图 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及增速
国盛证券
初创型科技创新公司还包括人造肉公司 Impossible Foods,与汉堡王、迪士尼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大型肉类公司包括巴西x大的肉类生产企业 JBS 、美国泰森(Tyson),荷美尔(Hormel)、双汇国际收购的史密斯菲尔德食品(Smithfield Foods)和嘉吉(Cargill)公司等。
除此之外,全球快餐连锁巨头麦当劳和汉堡王也相继进入人造肉市场,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巨头,无疑对人造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中国居民人均肉、禽类年消费量超过30千克,而其中猪肉占比消费量超过70%,从消费量来看,中国居民对肉类和禽类的需求相对比较刚性,而在猪肉供给缺口的背景下,未来部分替代需求可能被人造肉满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数据,2019年中国肉类消费量达到3766.13万吨(人均肉类消费量×总人口数),仅为美国消费量的的一半左右。因此,未来中国的肉类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部分可由有人造肉来填补。目前,中国常素食人口比例约为3.6%,未来人造肉的渗透率有望提高到10%左右。
图 全球十大素食主义人口增长x多的XXX
国盛证券
近年来,我国肉类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基本在3500万吨左右。以目前国内人造肉售价约为56元/斤的价格和肉类消费量计算,人造肉市场容量约为4218亿元。
当前中国居民人均肉、禽类年消费量超过30千克,而其中猪肉占比消费量超过70%,从消费量来看,中国居民对肉类和禽类的需求相对比较刚性,而在猪肉供给缺口的背景下,未来部分替代需求可能被人造肉满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数据,2019年中国肉类消费量达到3766.13万吨(人均肉类消费量×总人口数),仅为美国消费量的的一半左右。因此,未来中国的肉类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部分可由有人造肉来填补。
目前,中国常素食人口比例约为3.6%,未来人造肉的渗透率有望提高到10%左右。近年来,我国肉类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基本在3500万吨左右。
全球植物肉市场增量大、增速快。MarketsandMarkets x新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 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 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 年将达到 279 亿美元。由于全球消费者对植物性食品的偏爱越来越多,许多公司包括初创企业和老牌企业都进入了这个高增长市场。嘉吉(美国)和泰森食品(美国)等知名食品公司已投资于生产植物性肉类产品的初创企业,预计未来几年这将促进植物性肉类产品的销售。
美国是目前人造肉消费的全球x大市场。根据 MarketsandMarkets 的研究数据,2018 年美国在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场中占近 40%的市场份额,并在未来保持较高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德国、英国和新加坡将是复合增长率前三高的XXX。亚太及南美XXX对植物性人造肉的巨大需求也将推动人造肉市场快速扩大,其中亚太植物肉类市场预计将由中国主导。
植物肉有望再创植物奶的奇迹。根据 Beyond Meat 预测,类比植物奶行业在美国 取得的成功,全美人造肉市场未来将达到 350 亿美元。因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Mintel 的测算,2017 年美国非乳制奶类别的市场约为 20 亿美元,相当于乳制奶的 13%,并且在 2012 年至 2017 年连续保持 10%的高增长率。如果“植物肉”市场规模可以达到类似“植物奶”与乳制奶的比例,那么对应美国 2700 亿肉类市场, 这意味着 350 亿美元的新增市场空间。如果以全球肉类市场进行模糊测算,则可达 1820 亿美元。
图 全球植物人造肉市场份额分布
国盛证券
植物蛋白肉市场高速发展,全球人造肉市场千亿可期。2019 年,全球植物蛋白肉的市场规模约 121 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 1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5 年将达到 279 亿美元。 如果人造肉市场规模可以目前植物奶与乳制奶的比例(2.3%),那么全球人造肉市场未来将达到 217 亿美元,对标较为成熟的美国植物奶市场,植物奶渗透率已达 13%,全球植物肉类市场模糊测算可达 1229 亿美元。
图 人造肉市场空间预算
国盛证券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人造肉行业产业链
目前,我国人造肉行业产业链从两种不同的产品形态出发,其一是植物基人造肉,通过对大豆、豌豆等作物加工生产出优质的植物蛋白,进而合成出植物基人造肉;其二为从猪、牛等动物提取全能干细胞、肌细胞等进行培育,进而合成出动物基人造肉。两者的下游均为餐厅、商超、网购平台等。
由于细胞基人造肉的发展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现目前主流的人造肉以植物基人造肉为主。因此上游企业主要包括双塔食品、华宝股份等,中游人造肉企业包括星期零、双汇集团等,下游主要包括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盒马、全家等商超便利店等以及海底捞、汉堡王等餐饮零售行业。
植物基人造肉产业链与豆制品相似。根据 Beyond Meat 招股书,其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大豆、豌豆蛋白及其他植物原料,通过混合搅拌、加热、施压及冷凝等流程后制作完成。从国内角度看,“人造肉”主要原材料为豆粕,因而产业链上游为大豆初加工企业(通常为向榨油厂购买豆粕)或为原料贸易商,中游为豆制品深加工(大豆蛋白生产),下游应用一方面销售给食品加工企业用作辅料,另一方面供给素食肉类生产商制作“人造肉”。
图 人造肉产业链
国盛证券
从我国人造肉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人造肉产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地区,其次在华北、东北、华南等地区也有部分企业。华北、东北主要以原材料企业为主,而华东、华南主要以人造肉生产企业为主。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黑龙江、北京、山东、上海、浙江等地企业较多。其中上海地区产业链企业较为多元,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爱普股份,人造肉初创企业 Hey Meat 和植物教授,食品零售企业来伊份以及向下游延伸的雪榕生物等。
2.2 商业模式
在当下,人造肉创业公司在早期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即选择哪种商业模式来切入市场,这个决策会对公司的早期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判断 2B的商业模式相对2C更容易在国内落地。
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的零售的业务(直接卖给消费者)要比开展餐饮服务(做餐企供应商)更早,2016年餐饮业务才刚刚起步,在当时零售收入是餐饮服务的3倍多。
图 Beyond Meat的销售模式
Beyond Meat招股书
随着发展,在2019年Q2季度的财报中,餐饮部分的销售额已经反超x早的零售业务,仅用了2年多的时间。2019年Q2季报显示,餐饮服务业务同比增长率486%。
BeyondMeat用数据告诉我们,在国外,或许食品领域的“新物种”做2C要比2B更难。中国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和肉相关的产品千变万化。Beyond Meat成功跑通的产品形态在中国餐饮市场却只是冰山一角(Beyond Burger,汉堡排),所以人造肉产品在中国一定是多样化的。
食品砖家告诉我们,人造肉作为一种替代肉类的原材料,在加工成不同产品形态和模拟不同肉类口味的过程中,采用的工序,调味,制作方法都是不同的,因为属于新食材,所以在烹饪方面的研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同时需要烹饪的人才。
2B模式下,人造肉创业公司只需要把“原材料”的部分做好,产品化方面可以和不同类型的连锁餐饮巨头联合开发,而产品化正是长期和消费者打交道的餐企所擅长的。
2C模式下,创业公司不但要面对人造肉早期的研发压力,同时,还要不断做产品化的探索,寻找合适的生产线,并承担失败的风险。这对团队的资源、人才和资金都有更大的考验。
2.3 技术发展
“人造肉”行业主要采取两种技术路线:第一种路线是基于植物蛋白、氨基酸和脂肪,通过人工方式合成肉类相似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肉”。另一种则是从活体动物身上提取少量干细胞,随后在实验室中培养其成长为肌肉组织的人造“培育肉”。
植物人造肉通过从豆类等植物分离蛋白质和纤维,然后改善结构加工成具有肉类口感的纤维蛋白,x后加入植物香料、微量元素、维他命等配料做成具有鲜肉味道和营养价值的素肉。为了提高仿真度,植物肉生产商还会在素肉中添加从植物细胞中获得的亚铁血红素,让肉质的颜色更加接近真实,提供原汁原味的体验。
“培育肉”来源于动物,原理是先从动物中抽取干细胞,然后通过生物培养的方式令其分裂成长,x终长成肌肉组织。在细胞结构上,“培育肉”和原肉没有本质的差别,口味相似,在培育过程中还可以控制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营养价值。
相比于培养肉而言,植物肉的生产技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对于植物基来源的植物蛋白肉生产来说,由于它只是对植物蛋白质的再加工,因此生产成本不高,生产技术的难度相对较小;又由于植物蛋白肉是素肉,因此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商业化的难度不大。
目前人们主要关注点在大豆等油籽作物、富含高蛋白的谷物以及豆类,较少的研究机构对叶子以及藻类植物的蛋白进行探究,或许未来叶子和藻类植物蛋白会作为新型材料来制作植物性肉。
当前人造肉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原料来源、加工设备、辅料与理化特性等方面。其中,原料来源主要包括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等植物蛋白,以及鸡源肌细胞、羊源肌细胞等动物细胞;加工设备包括双螺杆植物蛋白加工设备、植物蛋白挤出机等;辅料与理化特性包括添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等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味道,以及改善植物纤维优化食品的外观等。另外相比于传统肉类而言,植物肉的生产所消耗的资源较少,碳排放量远低于其他肉类。
2.4 政策监管
“人造肉”概念起源于美国。2018年10月,美国就人造肉的相关问题举行了联合听证会,众多食品安全砖家、医学家、流行病学家和兽医砖家汇聚一堂,特别讨论的是人造肉的标签定义和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会议指出,美国至少有两个部门会参与到人造肉安全标准的制定当中,一是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二是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负责监管制造人造肉所需细胞的收集、储存和培育;而美国农业部主要负责食品的生产和贴标签工作。
2019年11月16日,美国农业部与食品药物管理局正式就实验室制造出来的肉类产品的商业化制定了规则框架。来自养殖肉类初创公司“新时代肉类”(New Age Meats)的布莱恩·斯皮尔斯则表示:“新的监管框架减少了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在美国开发创新技术,使肉更美味、更健康、更可持续。
2019年11月8-10日,由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主办的中国人造肉行业发展及政策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座谈会是第一个国内专业研讨“人造肉”的会议。随着各类新技术的应用,新生业态不断出现,为避免新业态形成规模之后的监管滞后,客观准确地反映行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发展的问题,研讨“人造肉”产业与规范的具体内容,征集相关砖家及产业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推进中国人造肉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会议上,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对“人造肉”的命名与分类、食品安全性、营养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他认为:“新生事物前期要打好基础,行业要发展,也要让消费者喜欢,好的事物需要好的引导,要规范好。希望与会代表在产业政策、监管机制等方面多提建议,为监管政策出台提供依据。”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随着消费者健康、环保意识的加强,生物技术的成熟和不断完善,“人造肉”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同时也将对农业、食品产业产生积带动作用。但随着“人造肉”进入快速发展期,对“人造肉”类别应细分梳理,明确不同种类,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标准和体系,做好公众科普工作。
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
3.1 行业综合财务分析
根据综合财务指标来看,人造肉行业的收入规模和净利润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行业ROE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行业ROA与ROE走势相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从行业估值和历史比较来看,人造肉的估值普遍比A股高,总体趋势保持稳定。单季度营收同比行业历史比较与全部A股趋势较为一致。
图 综合财务分析
Wind
图 行业估值和历史比较
Wind
图 单季度营收同比行业历史比较
Wind
图 单季度净利同比行业历史比较
Wind
图 单季度净利率行业历史比较
Wind
图 PE行业历史比较
Wind
图 PB行业历史比较
Wind
图 PS行业历史比较
Wind
表 以双汇发展为例的主营结构分析
Wind
表 中国上市行业公司估值对比
Wind
人造肉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3.2 行业发展
国内的植物肉(或称素肉),起源早于 Beyond Meat。中国素食产品历史悠久,潜在消费者规模大。在国内,仿制肉食口感的豆制品等素食产品 有着悠久的历史,x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豆腐,后续又有受消费者欢迎的腐竹、豆腐 干等产品,豆制品接受度高,据数字 100 的市场调研,现有消费者对植物肉食用后复购和 推荐意愿很大,“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占比近 90%。
目前,中国做植物肉业务 的三大企业包括深圳齐善食品、江苏鸿昶食品和宁波素莲食品。其中,深圳齐善 食品成立于 1993 年,产品包括高纤维蒟篛制品、大豆蛋白制品、小麦蛋白制品等 近 300 个品种;江苏鸿昶食品成立于 2010 年,产品线丰富,囊括精致火腿、阳光 美式、经典东方等系列多达上百个品种;宁波素莲食品成立于 2010 年,主要经营 品种丰富的素食类产品。
3.3 行业发展驱动因子
(1) Beyond Meat 上市的广告效应刺激销量和需求
Beyond Meat公司2019年5月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收涨163%,创出 21 世纪以来纳斯达克x佳 IPO 首日表现记录,引起众多媒体报道,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高关注。此外由于其吸引了比尔盖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及麦当劳前任CEO Don Thompson 等众多明星投资人,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公司,其上市具有巨大的广告效应,有望显著提升消费者对于“人造肉”的关注度,刺激跟风和猎奇的需求,同时增加人们对于该类产品的接受程度。
Beyond Meat 2016 年 7 月推出了素食汉堡 Beyond Burger,无论是在外观、烹饪方式还是口味上,都和真正的牛肉汉堡十分接近,已成为公司的标志性产品;2017 年至今,公司与多家主流零售、餐饮商进行合作,如 A&W (Canada)、Kroger、Bareburger、BurgerFi等,表明了产品正逐步成熟,受到市场的接受。借助其上市的广告效应,预计国内也会有商家模仿类似产品。
(2)龙头融资后投入研发生产促成本下降
随着行业内龙头融资体量增加,上市进程加快,将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发生产中,加速行业技术进步,有望促成本进一步下降。如 Beyond Meat 近年研发开支占总营业开支的比重始终保持在 20%以上,2018 年研发开支为 960 万美元,同比增长 67.5%,占收入规模的 11%。上市募集资金中计划 5000-6000 万美元用于研发以及销售开支,按照20%比例计算预估将新增 1000-1200 万美元的研发投入。公司的研发方向聚焦在更好模拟脂肪组织和饱和脂肪、寻找替代功能蛋白质、额外的结缔组织等效物、封装材料和技术以及更好的风味和质地开发等,有望为市场提供价格更优,替代性更好的产品。
(3)国内非瘟影响下猪价大幅上涨,“人造肉”受益
非瘟疫情影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加速下行。2019 年 3 月产能加速淘汰,能繁母猪存栏连续 4个月低于 3000 万头,同比减少 21.0%;生猪存栏量同比减少 18.8%。
产能去化程度超过历次猪周期,猪价将创历史新高。从能繁母猪存栏率变化与猪价走势分析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猪周期的先行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速见底后,意味产能去化充分,则生猪价格到达底部开始反转;当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速到达高点,说明产能补充过多,生猪价格到达高点。本轮产能去化幅度超过历次猪周期,并且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散养户补栏难度大、复产成功率低,因而本轮猪周期中猪价涨幅更高、持续时间更长。预计 2019 年 5 月份猪肉消费需求转暖后,猪价开启加速上行,至四季度达到较高位臵,全年高点将超过上轮高点 21 元/公斤。
国内肉类消费需求刚性,供给缺口下猪价大涨,“人造肉”有望受益。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占比超过 60%,对猪肉依赖性较强。并且我国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的 50%,以自产为主,对进口依赖小。根据 USDA 数据,2018 年我国进口猪肉 156.1万吨,占我国总消费量的 2.8%,占全球猪肉贸易量的近 20%。2018 年国内猪肉消费量约为 5540 万吨,如果猪肉供给量减少 20%,将会产生 1108 万吨肉类消费量缺口,即使全球猪肉可供贸易量都进口至我国也无法满足国内猪肉供给缺口。因而这部分猪肉供给缺口将分摊其他肉类,包括禽肉、牛羊肉以及“人造肉”。
3.4 行业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本行业常见的风险如下:
(1)激素和内分泌干扰物
试想,动物肌肉是在缓慢生长的,并且肌肉的卫星细胞繁殖也需要时间。那么为了在短短几周时间内获得几年长出的动物肌肉,就需要使用合成代谢性激素在内的生长因子连续刺激细胞增殖。
我们知道,这些激素存在于动物、人类以及常规肉类中,它们可以刺激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导致肌肉增加,过度接触会带来危害。欧洲食品安全局要求农业生产禁止使用生长激素,那么这些激素在人造肉中的x终含量会有多少?
另外,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常用塑料产品的毒性,其中含有的内分泌干扰物可干扰破坏激素系统,可以从塑料转移到食品中。目前,我们在塑料容器中生长的细胞培养物中,也发现了相同的现象。除非严格控制细胞培养生产人造肉的过程中的塑料制品,否则这些肉类有可能已被内分泌干扰物所污染。
(2)健康和环境影响
人造肉被当做一种高科技产品,有着生态和道德责任的潜力。但是,它必须在世界市场上获得竞争力,才能成为传统肉类的替代品。也就是说,要提供给消费者可承受的价格,也要为生产者提供合理的利润,这就需要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实验室环境规模和工厂环境规模有很大的区别,在规模增长的同时,生产人造肉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还需再次评估。
(3)食品安全隐患
对于植物基来源的植物蛋白肉,只是对植物蛋白的再加工,消费者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商业化难度不大。但对于细胞培养肉,由于培养肉需要动物干细胞,并且其培养环境要求苛刻,若要实现大批量生产就需要细胞的大量增殖,就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3.5 竞争分析
市场竞争环境——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同业竞争者威胁
人造肉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美国,食品巨头是人造肉市场的领跑者。根据IRR的预测,美国食品巨头Kellogg’s在肉类替代品市场占据了47.7%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Beyond Meat的市场占有率为6.8%,排名第三。第二和第四同样是美国食品巨头,分别为Conagra’sGardein(市场占有率为9.8%)和KraftHeinzsBoca(市场占有率为4.2%)。但是中国人造肉市场的行业竞争度不大。
(2)替代品威胁分析
所谓替代品是指在功能上实现对另一产品替换的其它产品,它对原来被替代者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争夺,也就在于对方是否具有盈利能力,其产品在质量和功能方面用户的满意程度如何以及用户转向替代品的难易程度。人造肉行业的替代品威胁很大,其他的新鲜食材、肉类加工产品都可以作为人造肉的替代品。并且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有很多消费者非常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
(3)需求方威胁分析
人造肉行业的客户主要为消费者,购买者主要通过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人造肉行业集中度不高,行业竞争者越来越多,购买者的选择较多,因此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强。
(4)供求方威胁分析
对于人造肉行业来说,主要上游为禽畜养殖企业以及饲料加工企业。对禽畜养殖企业来说,由于行业高度垄断,并且为人造肉行业的主要原材料,能够与肉类加工企业协商到一个比较优势的价格或支付协定,议价能力较强。
(5)潜在进入者威胁
潜在进入者是影响行业竞争强度和盈利性的又一关键要素,他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要求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在如今的人造肉市场,任何新的组织的进入都会对原有造成威胁,这种威胁主要体现在对下游市场需求量的争夺和对上游市场资源的分流上。
基于SWOT模型分析——双汇发展
x
3.6 中国企业重要参与者
人造肉产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双塔食品(002481)、华宝股份(300741)、诚志股份(000990)、东方集团(600811)、金字火腿(002515)、双汇发展(000895)等。
华宝股份[300741.SZ]
华宝香精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香精与食品配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食用香精、日用香精、食品配料。公司于2015年取得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广东省香精制备与香气品质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于2015年取得由上海市牌推荐委员会颁发的《2015年度上海牌》。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109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拥有实现销售的香精配方总数上万个。
双塔食品[002481.SZ]
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塔食品)位于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产地-山东省招远市,公司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总资产46亿元,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现已经形成了龙口粉丝、豌豆蛋白、豌豆淀粉、膳食纤维、食用菌、人造肉、植物肉、生物天然气等多元化产品发展格局。
双塔食品于2010年9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掀开了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双汇发展[000895.SZ]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以屠宰业和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向下游发展包装业、商业,配套发展外贸业、调味品业等。主要产品是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生鲜品冻品。2020年,双汇入选“BrandZx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主板上市公司价值100强”,荣获“金箸奖”2020年度食品标杆企业等多项荣誉。
3.7 全球重要竞争者
泰森食品[TSN.N]
泰森食品始创于1935年,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是全球领先的鸡肉、牛肉、猪肉以及加工食品的生产商及供应商,产品畅销全美及全球100多个XXX和地区,同时也是众多国际餐饮品牌及零售领XXX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泰森在美国和全球拥有400多家企业和办事处,雇佣约12万名员工。2021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270位,2021财年营业收入超过470亿美元。
荷美尔食品[HRL.N]
荷美尔食品公司,一个特拉华州公司,由乔治·霍尔默尔于1891年在明尼苏达州奥斯汀成立,作为乔治·霍默尔公司。该公司x初是肉类和食品加工企业,并一直经营此业务。1995年,公司更名为荷美尔食品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事各种肉类和食品的生产,并在全美和国际上销售这些加工后的产品。猪肉和火鸡虽然一直作为该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但该公司多年来在强调生产和销售有品牌、有附加值的消费品,而不是大宗鲜肉产品。公司通过有机增长和收购不断扩大其产品组合。
在国际上,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荷美尔食品国际公司(HFIC)销售其产品。HFIC通过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外国地区设立合资企业和人员配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全球影响力。
卡夫亨式[KHC.O]
卡夫亨氏食品公司,由原H.J亨氏公司和卡夫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宣布双方达成x终合并协议后成立的新公司,新公司于2015年7月6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卡夫亨氏总部设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是全球x大的食品与饮料公司之一。 随着公司中国业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卡夫亨氏的亚洲区总部自2020年起迁址中国。卡夫亨氏中国主要拥有两大业务单元:酱料及调味品、婴幼儿辅食,其中家喻户晓的品牌有亨氏、味事达、广合、美味源等。
第四章 未来展望
人造植物性肉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植物性肉类替代品仅仅是基于豆制品的一种延伸,虽然其具有肉品相似的营养,但其尚未具备肉的口感、色泽及风味等特性。因而国内外大多数公司致力于开发类似肉的植物性产品(植物肉),目前已经有较多企业掌握一定技术并将其制作出一定的产品。
总的来说,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大豆蛋白作为底料,少数企业如美国的Beyond Meat和法国的Toreos采用了豆类蛋白分离物作为底料。此外可以发现几乎每个产品都添加了类似椰子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来改善风味。有些企业还提取了植物中的血红素来模拟肉中鲜腥和焦糖化的香气,并为成品带来类肉的色泽。魔芋胶、黄原胶、阿拉伯树胶等被用于粘合各种物料,使其紧凑有弹性。总而言之,不同的公司所关注的配方并不相同,但诸多植物性物料的组合均是为了更好的将植物性肉模拟得类似于动物肉,让消费者易于接受。
目前,中国人造肉行业的商业模式是直接面向B端,国内的人造肉主要销售到寺庙、餐饮行业、工业原料等需求方,例如餐饮店展开合作——针对每个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生产人造肉,比如太二酸菜鱼需要人造鱼肉片、潮汕牛肉火锅需要人造牛肉片、黄焖鸡米饭需要人造鸡肉块等。
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相继推出植物肉月饼和植物肉饼等人造肉产品,相对于美国,我国人造肉产业发展进展缓慢,人造肉产品主要以植物肉为主,由于成本等原因,目前我国人造肉产品价格较高,造成人造肉类食品在我国推广较慢,中国人造肉还处在传统型植物蛋白素肉阶段,技术落后于国际水平,在开发过程中,产品调味、素肉结构及工业化设备等发展瓶颈亟待解决。人造培养肉主要依托于生物科技技术,生产地是实验室。相比于传统肉食,这样一块人造培养肉的诞生,是我们未来时代在肉食上的真实需求。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