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项目申报材料怎么写:免费分享通用优秀模板
x市“十佳”社工项目
项目名称: “你我牵手 童享融合”
推荐单位:xxxx
x市民政局制
20xx年x月
项目名称 | “你我牵手 童享融合”——x融合教育项目 | |||
项目所属领域 | 残疾人服务 | 项目执行期 | 20xx年—20xx年 | |
项目执行地点 | x市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 项目资金规模 | x万 | |
主要服务对象
(直接受益人群) |
在普校融合幼儿 | 直接受益人群数量 | xx位幼儿 | |
间接受益人群 | 中心在训儿童 | 间接受益人群数量 | xx位 | |
项目负责人 | xx | 联系方式 | xxxxx | |
项目专职工作
人员数量 |
xx人 | 其中专业社工人数 | xx人 | |
项目简要描述(200字以内) | 为更好地开展融合教育,我们整合历年来的融合经验,制定了“你我牵手 童享融合”的项目方案,由优秀的中心专职社区工作者牵头,与辖区范围内优秀特教教师、康复治疗师、多年教龄的幼师、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等组成贯通式融合教育专业团队,同时积与x多所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进社区”等多重模式推进中心适宜能力的幼儿参与融合教育,将社区教育、幼儿园教育、融合教育进行了有效的组合和匹配,积发挥了社区专业工作者的专业特长,同时又合理利用了教育资源。 | |||
真 实
情 况 承 诺 |
所选送项目提供的基本案情、工作过程和记录材料等均来源于实际,内容真实有效。
签名: |
|||
项目实施单位推荐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县(市、区)民政局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市有关部门、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说明:经市有关部门、单位推荐的案例、项目,不需要填写“县(市、区)民政局意见”一栏。
“你我牵手,童享融合”——x融合教育项目
- 背景介绍
融合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撒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教育思想,意指不要把残障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教育。可见融合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心成立至今,在各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一直致力为有不同障碍的儿童提供适宜而优质的专业服务,以不断提高XXX购买服务质量为目标,积开展艺术康复、推行引导式教育、结构化教学、融合教育。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和XXX、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融合教育实施进程,让特殊儿童更多地与正常孩子的共同学习、生活、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集体活动中建立更好的常规和适应性技能,我们中心特开展了以康复训练成效好的各类儿童为主,按照孩子的心理年龄、社会适应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融合的“你我牵手,童享融合”的融合教育项目。
- 项目目标:
此项融合教育项目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社区融合,幼儿园融合、学校融合的教育训练过程,重点改善特殊儿童的社会功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x终能够实现特殊儿童与社会的融合。
三、项目方案
(一)搭建融合平台
中心专职的社区工作人员积开展协调和沟通,分别与与x第一实验幼儿园崇文分园、x第一实验幼儿园前进分园、x吉的堡幼儿园、x市阳光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合作。通过合作,组建了以教师队伍为主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为辅助的融合教育平台,实现了从特教班到普教班层层顺畅、环环相通的联系线路,构建上下一致,普特协调的联合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融合活动,并且通过社区工作的开展将融合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成立融合团队
有社区中心具有专业资质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居中协调和沟通,与辖区内各个融合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教师等共同组建融合教育小组,并根据相应的能力和专业特点进行教育工作的分配,确保整个融合教育小组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发挥自身专长,提升融合教育发展水平。
(三)确定融合模式
为了适应特殊幼儿的不同情况,中心的优秀专业社区工作人员与融合小组的教师制定出集中不同的融合教育方式,根据幼儿的情况,制定一对一的融合教育方案,引导特殊幼儿精准进入普班环境,快速适应集体社交。
四种主要的融合教育模式:
(1)全日制随班融合(幼儿全天在幼儿园,放学后到x进行巩固训练)
(2)半日制随班融合(幼儿半天在幼儿园,半天在x就读)
(3)普特幼儿的课堂融合(A)普班幼儿进入特殊儿童课堂,共同参与互动,进行课堂融合(B)能力比较好的特殊儿童去普通幼儿园进行课堂融合、游戏融合,流程融合活动。
(4)普幼教师组织康复活动(幼儿园老师走进康复中心组织特殊儿童活动)
活动全程都由专业的社工人员进行陪同或者指导,确保融合教育能够对残障或者是沟通障碍儿童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
(四)做好融合准备
中心的专职社工人员通过在社区工作的便捷性,积进行社会调查和走访等形式,了解到家长对于融合教育的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和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适合幼儿的融合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之上,融合小组的教师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进行融合教育内容的准备工作,一方面通过教师对社工进行基础性的融合教育指导,配合融合小组教师使用专业的评估量表、工具帮助幼儿进行能力评估,分析每个融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制定每个融合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好个别教育教案,认真钻研融合教育有关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社工帮助儿童进行课堂外的融合教育,提升儿童的自主生活能力
- 项目方案实施过程
(一)在康复中心建立融合技能
社区工作者在康复中心的课堂上先培养幼儿适应班、集体环境及教学的能力,从行为方面(安坐、遵从指令、注意力、自我控制、回应等)、互动方面(等待轮流、玩耍游戏等)、学习方面(认知和概念、语言理解、表达沟通等),建立x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自己用勺吃饭、自己拿水杯喝水,大小便能表达等各方面都加强关注,为融合打下基础。
(二)社工与教育小组人员开展幼儿互动
1、中心专职社工人员与普通幼儿园的教师、以及融合教育小组的教师进行教育互动,通过邀请普通儿童来x市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开展融合教育活动,并和幼儿园教师对接具体的活动方案。
2、幼儿园教师组织和带领普通儿童到x市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进入班后,由融合教育小组的教师或者普通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融合教育活动。
4、融合小组教师负责在活动中观察每一名特殊儿童参与的具体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5、社区工作人员积与融合儿童的家庭进行讨论幼儿的融合教育情况,达成共识,并配合相关教师人员对IEP计划进行调整修改,执行下一阶段的融合计划。
(三)共同组建全方位的融合儿童成长环境
在此次融合教育活动中,中心的专职社工人员与教职工人员积履行了自身在该活动中的职责,一方面融合教育小组的教师与普教之间在课堂教育、课下互动、家长沟通之间进行了互补配合,为融合儿童的成长总结了更为丰富的经验,也培养了更为温暖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作为社工人员在向专业教育小组学习之外,积融入到课下的融合儿童的开导、实践教育、交流沟通、日常帮扶等工作,解决融合儿童和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通过教师与社区工作者的互相配合,共同为融合儿童打造温暖成长的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帮助融合儿童融入集体环境
中心专职社工人员与融合教育小组的教师一起,组织幼儿参与普校整日制的教学活动,并就相关的教育表现进行相应的记载和记录,包括上课表现、活动表现、常规遵守、情绪行为等方面,同时融合教育小组教师将IEP个别化融合教育计划分享给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儿童的IEP个别化融合教育计划开展教学。幼儿园普教老师因为缺乏经验,社工人员将日常总结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分享,帮助幼儿园普教老师进一步提升在融合教育方面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推动了融合儿童融入集体环境的目标达成。
(五)跟进融合教育进程
社区工作人员积跟进融合教育的进程,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传达和沟通,做好了幼儿园与融合教育小组之间的信息传递纽带,同时根据此次的融合教育工作,社区工作人员提升了自身在幼儿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知识,有效帮助融合教育的持续推进和目标达成。
(六)检核融合成效
一方面康教部在每月的教学常规检查中,将融合教育教师的备课、教学记录等教学档案纳入检查范围,每月检查融合教育材料,对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另一方面社工也积进行相应的工作业绩总结,并与融合小组专业人员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我认知和技能水准。同时检核融合幼儿能力,召开质量控制会议,组织融合小组成员和普校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 总结评估
通过“你我牵手,童享融合”的融合教育项目开展,参加融合的特殊障碍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的建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适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康复教育效果。
- 为今后的社区服务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此次活动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导,通过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融合,有效改善了特助障碍儿童的教育、成长、生活等问题,不仅有效加强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周边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为今后开展类似的学习教学活动提供了学习借鉴和参考的模板,有助于今后进一步提升融合教学的质量和规模。
第二,提高特殊障碍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融合教育使特殊障碍孩子改变了原来固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有的孩子入园的时候有顾固性挑食现象,进餐很困难,还有的孩子从不睡午觉,通过幼儿园规律性生活的调节作用以及社区配套服务工作的跟进,通过辅助教师的特殊辅助,通过普通孩子的榜样示范,这些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逐渐消退,直至消除。
所有接受融合教育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特殊障碍儿童人园时,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要落后于同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充分利用每个生活环节,给特殊障碍孩子自己动手为自己做事情的机会。在孩子不会做的时候,坚持耐心辅助,而不包办代替。经过一年多的融合教育之后,所有的特殊障碍孩子经过语言的提醒,能够自己解决常规的生活自理问题。例如,洗手(挽起袖子,打开水龙头,使用洗手液,取下自己的毛巾擦手),刷牙(找到自己的杯子,接水、挤出牙膏、刷牙,漱口、放回杯子) 吃饭(使用勺/筷子、独立吃饭、将碗放回指定位置)、饮水(找到自己的水杯,打升龙头接水,水,把水杯放回原处)、睡觉(找到自己的拖鞋、换上拖鞋、脱衣服、找到自己的床、睡眠、穿衣服、换鞋)等,独立性有很大的提高。
在理解遵守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方面,特殊障碍孩子也有很大进步,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带有程序性,结构性,规则住特点,从入园到离园,一日生活常规每天都会重复,便于特殊障碍儿童理解和执行,这对培养孤独症儿育做的连贯性有很好的帮助。在园训练半年以上,轻度特殊障碍孩子不再需要提醒,就能够通过带班教师的集体指令,或者跟随班小朋友执行幼儿园的常规。
第三,提升了特殊障碍孩子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班教师和辅助教师要对每个特殊障碍孩子强化自己所属的班,强化孩子对本班教师和小朋友的认知,强化孩子户外活动跟随班的意识。在生活、活动、教学中,班教师经常要给班幼儿进行角色分配,让幼儿在不同的场合中理解不同角色的意义,理解角色规范和角色行为,特殊障碍儿童同样参与角色分配。比如,饭前和老师一起擦桌子,给小朋友分发筷子,把饭菜分别端到每个小朋友的面前,孤独症孩子理解了角色,增强了角色意识。
在辅助教师的辅助下,特殊障碍儿童能够学会理解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活动中自己的角色行为,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第四,促进了特殊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园环境存在非常好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机会。通过教师与社工人员的精心呵护与教育,不少特殊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随班保教中,特殊辅助教师引导孤独症孩子关注教师对其他幼儿的评价态度、评价语言,引导特殊障碍孩子关注正常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手工作品。通过对正常幼儿的行为和作品的评价,让特殊障碍孩子学会了“比较”。 特殊障碍孩子也能关心自己的作品了,他们开始期待教师的表扬。
第五,发展了特殊障碍儿童的社会参照和社会模仿。
培养特殊障碍儿童学会关注他人,参照他人,模仿他人,既是“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教师辅助孩子的一种手段经过融合教育训练,中度、轻度特殊障碍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模仿能力。
第六,提高了特殊障碍儿童应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在幼儿园班教学活动中,班教师的指导语言大量的是一对多,这就促进了特殊障碍孩子集体注意力的发展。 辅助教师在幼儿园生活中,给孩子创设机会,发展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例如,教师与家长配合,让孩子同家长转述幼儿园的要求,让孩子学会“学舌”“传话”,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特殊障碍孩子在有需要和要求的时候,基本上能向教师说明自己的需求,会请求老师帮助。
在班教师的配合下,辅助教师会给特殊障碍儿童寻找伙伴,并指导伙伴去和特殊障碍儿童交往,这在促进孤独症孩子交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工人员也积与融合教育幼儿开展课外游戏、趣味活动等,来激发融合儿童的乐观心态。
第七,提高了特殊障碍儿童的思维理解能力。
由幼儿园教师辅助在园内做个别训练的特殊障碍儿童, 由老师制订个别训练计划,将语言、数学、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知识作为思维训练的载体,将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训练目的,教知识和教思维融为一体。
- 专业反思
“你我牵手 童享融合”融合教育项目充分地利用幼儿园集体环境,充分运用特殊辅助,实施融合教育,在改善特殊障碍儿童社会功能方面,帮助他们刚好地适应社会,效果是显著的。但还有一些方面值得反思:
- 扩充合作资源
对于融合儿童的教育和关怀不能仅依靠教育部门去解决,更是需要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其中,帮助融合儿童解决在实际生活、学习中的困难。通过此次的活动开展,社工的专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有助于今后在社会层面上提高对于融合教育的重视。在此次活动开展之前,融合教育多是以单体练兵的形式进行,缺乏对于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合。
2、更新家长理念
(1)家长的理念相对比较落后,在融合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部分家长不接受康复中心的老师随班跟进幼儿的融合教育,要求中心和幼儿园保护幼儿的隐私;还有一些家长不想让幼儿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知道幼儿的情况,不支持中心的老师去学校直接跟进融合幼儿;还有一些家长对融合活动不反对,但是也不愿意频率过高。
(2)还有些孩子的能力真的比较弱,到中心康复时间偏短,达不到去幼儿园融合的条件,但是家长好于面子孩子入园,每次的融合活动、跟进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但是我们老师仍然跟进,增加服务频率。
以上两点问题告诉我们今后不仅要做好教育工作,更是要配合社区、相关公益组织进行思想教育和社会公益教育,通过传输正确的融合教育知识,宣讲融合教育的重要性,更新家长陈旧观念,同时也消除社会上部分存在的歧视心理。
3、提高教师技能
(1)普校教师因专业知识缺乏,虽有心,却无力。幼儿园不拒收幼儿,同时对融合教育进行有益地尝试,但是在群体里突然增加一个特殊儿童,老师的精力需要花费很多,有时都无暇顾及其他孩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增加更多频次的康教研究,提高普幼老师康复技能培训的频率,同时也恳请上部门多组织集中培训,提高普特老师融合教育技能。
(2)康复中心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融合理念和模式,积和普校老师交流互通,增加研究,用更好的方法、策略支援孩子,提高融合教育质量。
特殊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的推广,需要有一批具有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指导能力的专业人员,在短时期内,我国孤独症康复行业还不具备这样一支专业技术力量。在缺乏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幼儿园和家长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帮助孩子在家庭里建立融合技能,给更多的孤独症儿童创造社会功能康复的机会。我们期待着每个幼儿园都能对有融合教育需求的儿童敞开大门,也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开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之路的历史责任。
4.社工模式仍需完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仍在探索中,尚未成熟。不过,x好的方法保障模型和连锁的发展过程是由XXX颁布相关文件,明确将“社工-志愿者”连锁模式纳入我国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双方的本质联系,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和保障制度。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长效机制离不开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只有在运营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才能实现模式的长期稳定发展。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应避免“联动而非行动”,加强沟通联系。努力做到“联动、主动”,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联动、持续行动”,建立联动长效机制。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