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怎么写:附标准格式及通用范本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在乡村全面振兴之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当仁不让的推动“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拉开了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大幕,今年7月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忠雄主持召开贵阳贵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座谈会,强调要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夯实贵阳贵安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为深入推进贵阳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高质量提更多更全面科学供决策依据,笔者通过深入学XXX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研究XXX、省、市关于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文件要求,采取实地调研、座谈、电话抽查、走访入户等方式,深入地走访贵阳市下辖的花溪区、开阳县、修文县、乌当区、清镇市、息烽县,获取了贵阳市辖区、县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是资料,现就贵阳市下辖的6区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总结如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怎么写:附标准格式及通用范本

一、贵阳市下辖6区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一是思想上能够做到高度重视。调研了解到,6个区县均成立了一分管农业副区(县)长为负责人的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领导机制,下发了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目标任务、培育措施、主要途径;做到了工作年初有安排,过程有调度,结果有考评;明确了各部门职能职责,不同程度地压紧压实了抓发展经营主体工作责任。比如:清镇市紧盯目标任务、破解困难瓶颈、突出联动配合、抢抓机遇政策,强化工作统筹,明确专人负责。

二是措施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开阳县积争取金融政策,出台支持经营主体信贷产品,和中国农业银行开阳支行联合出台了《开阳县金融服务试点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农业银行计划2022年乡农业经营主体投放涉农贷款5000万元。乌当区制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并下发乡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管理制度,设辅导员20人。修文县积组建有农业农村、文旅、工信、自然然资源局、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部门或经营主体参与的140人规模的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指导培训服务。

三是发展上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开阳县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情况,制定下发《开阳县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工作方案》,组织全县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清理,对正常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台账动态管理,督促建立制度机制,引导规范运行。乌当区百宜镇拐吉村坚持主导、部门协作,确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将所有村纳入工作考核,鼓励各村各类经营主体强强联合、合作联营,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同质竞争,推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向规模化发展。

四是成效上能够做到稳步突破。花溪区目前发展市以上龙头企业18家;全区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647家,其中,花溪区354家、贵安新区293家;家庭农场有17个。开阳县共有实际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22家,其中种植业156家、畜牧业53家、水产业3家、社会化服务业10家。清镇市共有实际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67家,其中种植业为主285家、以畜牧业主53家、以水产业为主10家、以服务业为主17家、加工业2家。乌当区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8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60个、家庭农场89家、种养大户134家。息烽县共有合作社262家,其中今年新增6家。修文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9家,家庭农场499家,完成选点农村电商78个。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解放不够,认识上存在差距。乡村振兴之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思路不清晰、定位不明确,有的为了发展生产、致富增收,也有一部分是动“歪心思”,为了争取XXX优惠政策和项目。经营主体“鱼龙混杂”,客观上制约了其自身发展和致富带头作用的发挥。有的合作社,由几个大户拼拼凑凑组建起来的,内部分工不明确,运作管理很随意,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理念不够先进,与龙头企业抱团发展较少,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劳动者文化低,成果转化不畅,影响对新技术的吸收和消化。

二是统筹部署不够,资源上聚合乏力。在XXX政策帮扶之下,新成立的市场主体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先富带动后富。然而经过深入调研,许多新成立的市场主体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导致致富带动力度欠缺,XXX政策性帮扶不足。比如,在税收、信贷、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各帮扶政方面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帮扶缺乏规划性、针对性和长期性。经营主体的单打独斗,没有形成联盟力量,导致在一些基础性的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等方面获得政策支持、行政审批、融资贷款等方面困难重重。

三是专业力量不够,队伍上缺乏人才。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缺乏高质量发展管理和技术人才,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不够完整,品牌打造效率低下,经营效率难以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明显存在不足,与当前和今后的专业化、精细化分工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老一辈农民不会使用 新技术,新一代农民参与农业经营人数少,对新的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也相对较低,导致农业产业化、科学化、自动化覆盖率不高。

四是辐射带动不够,组织化程度不高。受限于云贵高原地形,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生产规模较小,抱团发展意识不强。各类经营主体优势没有充分整合,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没有完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没有有效链接,缺乏一二三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运营机制。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质量不高、规模不大,主要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率不高,产品不突出,附加值的很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意见建议

一要进一步打开思想的“阀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规模怎么扩、品质怎么提、市场怎么拓”等问题,认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结合实际扩大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指导优化产业布局,衔接好产业发展的生产端和销售端,创新产品包装、销售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效益,推动产品优质化、品牌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探索、创新、制定一站式优质服务措施,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名录,加大政策绩效评估监督,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要进一步强化政策的支撑。要强化XXX、省、市帮扶政策整合力度,整合和统筹相关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要健全完善能够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财政、自然资源、市场监管、金融服务中心、税务等部门要负责做好财政、设施用地、注册登记和市场监管、信贷和保险、税收及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要全力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与农业龙头企业抱团发展。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严格技术标准,开展商标注册和品牌创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影响力。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和发展,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的申报和管理;要建立财政资金奖励激励机制,清理一批僵尸社、盘活一批合作社、创建一批示范社,制定“一社一策”的帮扶措施。

三要进一步加大人才的聚集。坚持人才引育用管服并重,树牢“不求所用,但求所用”引才引智理念,用足用好省市县三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执行力度,用足用好省会城市资源和区位优势,强化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积对接农业经营主体,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高效优质特色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方面及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品牌创建方面等内容,按需求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升经营主体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壮大辅导员队伍,利用市、县、乡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职称以上砖家,组建市、县、乡三农业技术砖家团队,建立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定向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搞好产业技术指导、品牌创建服务、市场对接和内部经营管理等。

四要进一步强化辐射与带动。相对于传统经营主体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要积组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系统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体系和工作机制,整体提升发展水平,尤其要探索“红色股份”支持发展模式,强化集体支撑力度。要大力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积引导全市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各种经营主体根据各地主导产品兴办多种类型的产加销一体化和股份合作制等专业合作组织,有机地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联系起来,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为股份引导农户参股经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扫码一对一人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