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附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 整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增,自主崛起周期持续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高增,2022 年 10 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 30%。2022 年 1-10 月,我国狭义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 500.3 万辆,同比+112.4%,同期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 26.5%,较 2021 年提升 10.9pcts。2022 年 10 月单月,我国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 67.6 万辆,同比+83.9%,同期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 30.8%。 分动力类型看,2022 年 1-10 月纯电动、插电混动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分别为 387.2、 113.1 万辆,同比分别+98.6%、+178.2%,同期渗透率分别达 20.5%、6.0%,分别较 2021 年+7.6pcts、+3.3pcts。
新能源乘用车份额提升助力自主品牌总体乘用车市场份额提升。2022年1-10月, 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 48.4%,较 2021 年提升 19.7pcts。电动化转型加速 下,2022 年 1-10 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 777.3 万辆,同比+19.3%,市 场份额达 46.5%,较 2021 年提升 5.3pcts,其中 10 月市场份额达 51.5%。2022 年 1-10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 376.3 万辆,同比+120.4%,市场份额达 84.9%,较 2021 年提升 5.1pcts;其中插电混动车型累计销量为 96.8 万辆,同比+231.2%, 市场份额达 90.3%,较 2021 年大幅提升 12.0pcts。
新能源转型加速下强势自主乘用车份额表现亮眼,合资品牌乘用车份额多数下 滑。2022 年 1-10 月,受益于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车型放量及广汽埃安销量高增, 比亚迪、广汽自主乘用车份额分别较 2021 年提升 3.9pcts、0.6pcts 至 7.4%、2.7%。 2022 年 1-10 月,锋兰达、赛那等新车型放量下,广汽丰田乘用车份额较 2021 年略 有提升,而其余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份额多数下滑。 比亚迪新能源份额表现强势,传统自主、新势力表现有所分化,特斯拉份额明 显回落。除长城汽车外,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自主、长安自主等传统自主品牌 2022 年 1-10 月新能源乘用车份额均较 2021 年提升,其中比亚迪表现强势,新能源份额较 2021 年提升 9.8pcts 至 27.8%。新势力表现有所分化,2022 年 1-10 月哪吒汽 车、零跑汽车新能源份额分别较 2021 年提升 0.5pcts、0.6pcts,而蔚来、理想汽车、 小鹏汽车新能源份额则均有下滑。此外,市场竞争加剧下,2022 年 1-10 月特斯拉中 国、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份额较 2021 年明显回落,分别下滑 3.3pcts、4.8pcts。
DM-i、e 平台 3.0 加持,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屡创新高。2022 年 1-10 月比 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 139.3 万辆,同比+239.1%,新能源市场份额达 27.8%, 较 2021 年+9.8pcts,10 月单月新能源市场份额亦达 32.2%。其中,历经三次更迭、 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美学优势的 e 平台 3.0 加持下,2022 年 1-10 月纯电动乘用 车累计销量为 68.5 万辆,同比+202.7%;高效插混专用发动机、高集成度 EHS 电混 系统及刀片电池助力下,比亚迪插混车型具备馈电油耗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低、售 价偏低、可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优势,同期插电混动乘用车累计销量为 70.8 万辆, 同比+283.6%。 分车型看,宋、秦系列车型贡献主要销量,海洋生物及海洋XXX舰系列车型持续 放量。新车方面,e 平台 3.0 车型海豹在空间、x高续航、x大功率及扭矩上相对竞 品具备优势,10 月销量破 1 万辆,环比+50.8%;插混车型护卫舰 07 亦已于 8 月成 都车展首发亮相并同步开启预售。
雷神混动、SEA 浩瀚平台助力,吉利汽车电气化进程加速。2022 年 1-10 月, 吉利汽车实现乘用车销量 114.2 万辆,同比+10.5%,乘用车市场份额为 6.0%。氪、 几何等纯电车型销量快速增长下,吉利汽车 2022 年 1-10 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 25.0 万辆,同比+377.6%,新能源市场份额为 5.0%,较 2021 年+2.5pcts。纯电车型 方面,依托 SEA 浩瀚架构,氪 001 在动力性能、电池续航及空间上具备竞争优势, 10 月交付量破万,2022 年 1-10 月累计交付 5.0 万辆;混动车型方面,依托高热效率 混动专用发动机及三挡 DHT 变速器,雷神混动兼具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且中高速 巡航、低速加速性能较更优,2022 年 1-10 月雷神混动系列车型已累计交付 4.9 万辆。
UNI 系列及 Lumin 等车型贡献较大增量,2022 年 1-10 月长安自主乘用车市场 份额达 5.9%。2022 年 1-10 月,长安自主实现乘用车销量 111.3 万辆,同比+6.2%, 乘用车市场份额为 5.9%,较 2021 年+0.1pcts,UNI 系列及 Lumin 等车型贡献较多增 量。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 17.8 万辆,同比+136.8%,新能源市场份额为 3.6%,较 2021 年+0.6pcts,主要受益于纯电微型车 Lumin 及奔奔销量的增长。2022 年 10 月深蓝 SL03 销量亦爬坡至超 8 千辆,长安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单月份额突破 5%。 依托 EPA1、CHN 平台,长安自主电动车型产品力强劲。长安深蓝 SL03 为 EPA1 平台下车型,该平台兼容纯电、增程双动力,续航里程较高。同时,深蓝 SL03 具备 较高性价比,以 15-20 万元价格提供 20-30 万元车型配置,10 月销量已突破 8 千辆。 阿维塔 11 由 CHN 平台打造,该平台动力性能强(双电机x高功率 425kW,x大扭 矩 650Nm,百公里加速x快 3.98s)、智能硬件配置领先(3 颗激光雷达+400TOPS 高 算力)且电池性能较强(宁德时代 CTP 电池,可实现 700km+续航),旗下首款车型 阿维塔 11 在动力、续航及智能硬件上具备较强竞争力,长安自主电动车型放量可期。
广汽埃安持续放量,2022 年 1-10 月广汽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提升 0.6pcts 至 4.3%。广汽埃安放量下,2022 年 1-10 月,广汽自主实现乘用车销量 51.1 万辆, 同比+47.3%,市场份额为 2.7%,较 2021 年+0.6pcts。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 为 21.3 万辆,同比+133.8%,市场份额为 4.3%,较 2021 年+0.6pcts。AION S、AION Y 贡献主要新能源销量,2022 年 10 月月销分别达 1.5、1.3 万辆。PLUS 系列车型助 力广汽埃安进一步向 C 端市场转型,其中 AION S PLUS 相对竞品具备较大空间、较 长续航与较强动力性能,强产品力加持下,广汽埃安销量有望继续提振。
2022Q1-3 自主整车企业业绩表现有所分化。规模效应及调价落地带动比亚迪 2022Q1-3 盈利水平提升。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长安汽车、长城汽车 2022Q1-3 毛 利率均有所提升,且 2022Q3 毛利率均超 20%,而销售、研发费用率提升及投资收益 下滑拖累 2022Q3 长安汽车盈利能力。广汽集团 2022Q3 毛利率同环比有所下滑主要 系广汽埃安销量占比提升所致。同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下,上汽集团 2022Q3 收入 及净利润环比大幅改善。
2、 零部件:从集成化、国产替代、渗透率三大维度甄选投资 机会
2.1、 集成化:降本增效是核心推动力
2.1.1、 一体化压铸:掀起车身制造革命,国内厂商纷纷布局
一体化压铸指将原本需要组装的多个独立零部件重新设计,使用大型压铸机一 次成型。传统汽车车身制造分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环节,车身制造工序 较多,生产时间较长,例如焊接指将车身结构件如车身横梁、骨架等数百种零件进 行数千次焊接进行连接。一体化压铸则是将冲压和焊接合并,大幅简化了制造流程, 相较传统车身加工工艺为整车厂带来成本的节约与效率的提升:(1)生产线成本: 采用大型压铸机,工厂占地面积减少 30%;(2)时间成本:一体压铸后底板的加工 时间约 80-90 秒,一体压铸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3)人力成本:一个焊装工厂约 需要 200-300 名生产线工人,而采用一体压铸技术后,每台设备约只需要 2-3 人操作, 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
特斯拉引领一体化压铸技术,掀起车身制造革命。2021 年 2 月,特斯拉宣布将 在 Model Y 的生产中使用一体压铸技术,通过大型压铸机,特斯拉在后底板位置做 到了零件整合压铸,Model Y 一体压铸后,零件数从 70 多个减少为 1-2 个,焊点由 700-800 个减少到 50 个,同时制造时间由原来的 1-2 小时缩减至 3-5 分钟。根据马斯 克在特斯拉电池日的表述,这一制造过程可降低 40%的后底板制造成本。长期来看, 一体化压铸技术将推动汽车轻量化进程持续加速。
行业趋势下国内厂商纷纷布局大型压铸设备,进XXX一体化压铸领域。其中,文 灿股份 2021年 5 月向力劲集团采购包括 2台 6000T在内的7 台中大型压铸单元,2021 年 8 月采购 2 台 9000T 压铸机,2022 年采购包括 2 台 7000T 在内的 9 台大型压铸机。 拓普集团 2021 年 9 月向力劲采购 21 台压铸设备,包括 6 台 7200T、10 台 4500T 大 型压铸机。泉峰汽车新增 1 台 6000T、1 台 8000T 在内的 7 台大型压铸设备。广东鸿 图 2022 年 1 月与力劲集团签订包括 2 套 12000T 在内的 8 套大型及超大型智能压铸 单元。爱柯迪在宁波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拟购包括 2 台 6100T 和 2 台 8400T 在 内的 35 台 1000T 以上压铸机。旭升集团拟在未来三年内购买海天金属压铸岛设备, 机型涵盖 1300T-4500T、6600T 和 8800T 的系列压铸机。
文灿股份:公司在铝合金压铸件领域深耕多年,客户资源丰富。目前已于采埃 孚天合、威伯科、麦格纳等一供应商及大众、奔驰、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整车 厂建立了合作关系。 据文灿股份公告披露,在大型一体化结构件领域,公司获两家新势力头部客户 大型一体化结构件后底板产品、前总成产品和一体化 CD 柱产品的项目定点;在电 池盒产品领域,公司获得包括汽车领域和储能领域多个客户的电池盒箱体定点;副 车架产品领域,公司获比亚迪后副车架项目;在低压压铸业务领域,公司获蔚来汽 车的电机壳产品定点。
拓普集团:公司以 NVH 产品起家,依托原有产品积累经验不断开拓新业务, 目前已形成减震+内饰、轻量化底盘、线控制动、热管理系统、空气悬架、一体化压 铸七大产品线,单车价值可达 3 万元。2022 年上半年公司 IBS/EPS 项目、空气悬架 项目、热管理项目分别获得一汽、吉利、赛力斯、合创、高合等客户的定点。此外, 公司积布局机器人产业,公司的机器人运动执行器包括电机、电控及减速机构等 部件组成,样品已获得客户的认可。 2022 年 2 月,拓普集团与高合汽车联合开发的基于 7200T 压铸机的一体压铸车 身后舱正式量产,实现了 15%~20%的减重效果。在材料方面,拓普集团与华人运通 及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全球首家成功应用了其联合发布的 TechCast™高强韧性免热 处理铝合金材料。
2.1.2、 热管理:一体化集成热管理系统成为电动汽车的大势所趋
电动汽车热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热管理系统和热泵空调 系统等,在电动汽车发展的初期,各系统的热管理功能独立。乘员舱制冷采用传统 空调制冷系统,而采暖则采用高压 PTC。电池包冷却采用空调制冷系统对电池内的 冷却液二次换热再冷却,电池包加热则采用高压 PTC。电机冷却多采用前端散热器 冷却。分散式热管理系统部件众多,体积及质量大,能耗高,系统成本高。 在电动汽车续驶和整车能耗的压力下,随着电动汽车开发技术的进化,具备更 低热管理能耗、更宽工作温域、更低系统成本和更紧凑的系统结构的一体化集成热 管理系统成为电动汽车的大势所趋。热管理集成模块优势在于:(1)集成模块成本 更低;(2)占用空间更小;(3)主机厂装配效率更高;(4)便于热量的高效管控。 2020 年特斯拉在 Model Y 车型上,提出了新型集成热管理系统,该系统为其第 4 代热管理系统,相对于第 3 代热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热泵空调系统、低压风暖 PTC、电机、压缩机、八通阀门、控制阀、水泵、溢水壶等附件系统,实现了结构高 度集成化、尺寸紧凑、系统低成本、热量充分利用等目的。
2021 年 4 月华为正式发布智能汽车高度集成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TMS。华为 TMS 通过一体化设计的简架构、部件和热控制集成等创新技术,可以在满足舒适性前 提下将热泵工作温度由业界的-10℃降低至-18℃,从而将新能源车续航提升 20%,同 时通过个性化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助力车企打造能效x优、体验x优的热系统。 华为集成热管理系统实现了一体化设计、两个集成。华为集成热管理系统将传 统热管理系统 12 个部件集为一体,利用基板代替原有互通管路,管路数量降低40%, 实现了部件集成;同时将压缩机、水泵等关键部件控制系统全部集成至 EDU,降低 部件电控故障率,实现了控制集成。
银轮股份:自商用车热管理业务起家,后逐步开展业务转型,重点开拓新能源 热管理客户。2021 年公司获得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空调箱总成、国内造车新势力前 端模块及热管理集成模块、宁德时代电池冷却板等新能源项目定点。新能源客户方 面,公司已和北美新能源客户、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广汽、吉利、江铃等达 成合作。 2022 年 7 月银轮股份子公司浙江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以及上海银轮 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拿到国内某知名新能源车企的新平台项目定点,所获定点生命 周期总金额约 17 亿元,生命周期约 6 年,进一步加速公司向新能源热管理业务的转 型。 2022 年 11 月 25 日,银轮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推进具体项目合作奠定了基础,对公司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热管理产品的研发能力,拓展新能源热管理业务有积影响。
根据银轮股份公司公告披露,本次战略合作协议内容主要包括:(1)打造电池 冷却板、铜铝巴、铝压铸件、CTC 集成模块、储能柜冷却系统等全生命周期合作模 式。进一步加深双方在电池冷却板、铜铝巴、铝压铸件、CTC 集成模块、储能柜冷 却系统等的合作,开展全系产品类等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相关产品在新能源行业应用 场景下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共同推动提高绿色制品及循环产品在新能源行 业的应用比率;(2)深化双方全球化配套合作模式,加强双方共同开发海外项目的 合作模式,积探索海外合作和加工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双方全球化配套合作;(3) 大力推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碳排放的需求。
2.1.3、 电驱动系统:向集成化趋势发展
电驱动产品系统向集成化趋势发展。以往的三电系统零部件多为单独采购,根 据电气和机械结构进行集成与组装,近年来逐步向二合一、三合一、多合一的集成 产品演进。驱动系统集成化的优势主要在于:(1)体积小、布局灵活;(2)重量减 轻,增加续航里程;(3)降低主机厂采购、配套成本等。 电驱动产品集成化趋势下,产品价值量明显提升。以英搏尔为例,乘用车单个 电机控制器配套价值约为 2500 元,而三合一动力总成价值量达 7500 元,六合一动 力总成价值量接近一万元。
2022 年 9 月国内乘用车市场三合一及多合一驱动总成占比超过六成。据 NE 时 代数据,2022 年 9 月,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为 37.97 万 套,同比增长 81.7%,占到总配套量的 63.4%。,较 2020 年全年的 37%提升 26pcts, 且比例呈持续增长趋势。
电机控制器、电驱动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据 NE 时代数据,2022 年上半年 国内电机控制器、电驱动系统市场中,比亚迪(弗迪动力)、特斯拉分别位居前两名, 汇川技术、日本电产同时位居前四名,CR4 合计份额超过 50%。
相比之下,车载电源市场中 OBC 竞争格局相对集中。据 NE 时代数据,2022 年上半年除比亚迪(弗迪动力)、特斯拉具备自供能力外,其他整车厂均选择第三方 供应商为其供应车载电源产品。第三方供应商中,威迈斯、英搏尔、富特科技、欣 锐科技排名靠前,威迈斯出货量超过 40 万套,英搏尔出货量也超过 20 万套,较 2021 年上半年出货水平大幅度提升。
英搏尔:英搏尔深耕汽车电驱动系统十余年,主营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电源总成以及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OBC、DC-DC 转换器等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核 心零部件,产品矩阵完善。公司自主研发出“集成芯”驱动总成产品,应用 IGBT/SiC 单管方案,同时实现了电机与电控共壳体一体化高度集成,重量、体积、成本等方 面均低于目前市场同功率等产品 20%以上,性价比优势显著。
公司在手订单丰富,第三代“集成芯”多合一产品已获多家主机厂定点。公司 量产经验丰富,产品已实现覆盖 A00 、A 、B 、MPV、SUV 等全系乘用车型, 单车配套产品价值量也有效提升。具体来看:(1)B 轿车、MPV、SUV 领域,公 司 2022 年起为小鹏 P7/G9 供应前驱电机产品,驱动多合一产品供应长安、吉利多款 车型,电源多合一产品供应威马、哪吒等新势力品牌,此外公司“集成芯”系列产品 亦获突破,“集成芯”驱动三合一产品供应威马 E.5/M7,“集成芯”驱动六合一产品供 应江淮、上汽大通部分车型;(2)A 、A0 、A00 领域,公司为上通五菱、奇 瑞冰激凌等车型供应车载电源、电机控制器等产品;(3)HEV 领域,公司获上汽通 用五菱、一汽大众项目定点,供应混动电机控制器产品,单车价值量较高。
随着客户的多元化拓展,为提升产品的生产和交付能力,公司于 8 月 30 日发布 定增预案,拟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资资金 14.1 亿元投入到新能源车载电源自动化产 线升改造项目、新能源车载电源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二期)、总部基地及研发中 心建设项目中,助力长期发展。
2.2、 国产替代:自主车企崛起重构零部件供应链,零部件国产浪潮不可 阻挡
2.2.1、 线控制动:One-box 方案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电动智能化浪潮下,线控制动优势凸显,集中体现在能量回收效率高、制动距 离短等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放量,线控制动搭载率也在快速提升,据高工 智能汽车数据,2022 年 1-9 月国内 EHB 线控制动(包含 Two-box 和 One-box)搭载 率为 23.45%,较 2021 年全年提升 14.85pcts。
若按照集成方案划分,2022 年 1-9 月 EHB 中 One-box 方案占比快速提升至 29.9%, 较 2021 年全年提升 9.4pcts,凭借重量轻、价格便宜、能量回收效率高等优势,我们 预计 EHB 中 One-box 方案占比将持续提升。
伯特利:多项业务协同并进,线控制动项目加速突破。据伯特利公司公告披露, 公司前三季度各项业务加速突破,在稳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积开发新客户,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 电子电控产品方面: (1) 线控制动 WCBS:在研项目 47 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31 项;2022 年前 三季度新增量产项目 13 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8 项;新增定点项目 46 项, 其中新能源车型 20 项。 (2) EPB:在研项目 58 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31 项;2022 年前三季度新增量 产项目 26 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14 项;新增定点项目 49 项,其中新能 源车型 24 项。 轻量化业务方面:在研项目 57 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22 项;2022 年前三季度新 增量产项目 6 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3 项;新增定点项目 40 项,其中新能源车型 17 项。此外,2022 年 10 月公司收到某著名全球汽车整车厂 7 个轻量化项目定点通知, 定点确认公司将提供铸铝前后转向节、铸铝前后控制臂等其他底盘零部件产品的开 发和供货服务。根据客户量纲,上述多个项目生命周期 6-7 年,生命周期内预计总销 售收入约为 9.5 亿美元,预计x高年度销售收入约为 1.8 亿美元。
线控制动产能稳步扩张,定点持续推进,长期成长动力充足。据伯特利半年报 披露,线控制动业务方面,公司上半年在研项目 26 项,新增量产项目 4 项。公司计 划未来一年内再新增 4 条线控制动产线,其中两条产线将于 2022 年下半年投产,另 外两条产线将于 2023 年上半年投产,预计到 2023 年中公司五条线控制动产线将全 部投产。此外,公司线控制动产品持续升创新,具备制动冗余的 WCBS 2.0 产品的 研发在顺利推进中,WCBS 2.0 将更好满足 L4 及以上自动驾驶别对线控制动系统 的需求,目前已经有多个定点项目,预计 2024 年上半年量产。电子机械制动系统 (EMB)的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 亚太股份:汽车电子业务有望快速增长,One-box 线控制动业务获突破。据亚 太股份公司公告披露,2022H1 公司获得重庆长安、吉利汽车、一汽红旗、长城汽车、 零跑汽车等多家主机厂项目定点,上半年共计新启动 68 个项目,其中 21 个为汽车 电子控制系统项目。伴随后续新项目的放量,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持续恢复。 2022 年 11 月 10 日,亚太股份发布公告,收到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的定点通知 书,公司将作为客户的零部件开发和生产供应商,开发和生产某 SUV 车型的集成制 动控制模块(IBS onebox)。随着公司 One-box 线控制动业务的持续突破,有望为公 司中长期成长提供充足动力。
2.2.2、 汽车座椅:行业规模大,自主供应商加速渗透
汽车座椅市场目前主要由外资占据。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市场均由外资品牌占 据主导地位,2020 年,安道拓、李尔与佛吉亚合计占据全球汽车座椅市场 64%的份 额,中国汽车座椅市场 70%的份额则由延锋安道拓、中国李尔与佛吉亚三家占据, 国产替代空间大。
汽车座椅骨架是座椅的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为 15%。汽车座椅由座椅骨架、 滑轨、调角器、升降器及面套等构成,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座椅骨架、滑轨、 调角器的成本占比分别为 15%、4%、4%。作为汽车安全系统的一部分,汽车座椅的 安全性要求很高,主要通过座椅骨架及相关零部件实现,因此座椅骨架的技术壁垒 较高。考虑到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焦虑问题,座椅骨架往轻量化方向发展,在技术 及材料上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前排座椅骨架对于安全性要求更高、配置更高,因 此价值量也更高。
乘自主新能源车崛起东风,汽车座椅及骨架等供应商受益。在汽车座椅总成领 域,继峰股份、天成自控等自主供应商在技术积累、成本及响应速度等方面均具备 一定优势,有望以自主整车厂为客户开拓突破口提升市场份额,实现国产替代。上 海沿浦的座椅骨架产品性价比优势突出,通过深度绑定东风李尔实现快速客户开拓, 业绩增长可期。
继峰股份乘用车座椅业绩蓄势待发,盈利水平有所改善,利润端向好。继峰股 份目前已获得两家新能源主机厂的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预计随着合肥工厂建 成、验厂环节顺利推进,客户开拓节奏有望加速。公司的电动出风口等新业务发展 较快,有望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继峰股份与格拉默。2022Q3 继峰股份毛利率与净 利率分别为 14.11%、2.26%,环比均有明显改善;格拉默整合效果渐显,盈利水平 逐渐修复。
天成自控成本优势明显、技术实力较强,客户开拓顺利。天成自控坚持座椅骨 架、滑轨、调角器、调高泵、发泡及面套等产品的自行研发与生产,并将应用自制 电机,通过垂直产业链布局打造致成本优势。天成自控研发出碳纤维背板、铝合 金骨架等产品,实现轻量化效果,应用于乘用车及飞机座椅。天成自控与上汽系合 作多年,为荣威 i5、i6、ei5、ei6、科莱威以及飞凡汽车 ER6 等提供座椅配套,并进 入东风乘用车、北汽新能源等主机厂供应体系,伴随客户的持续开拓及产能利用率 的提升,公司将迎量利齐升。
上海沿浦接连获得定点,增强业绩增长确定性。自 2021 年 11 月以来,上海沿 浦接连获得重庆金康、长城汽车、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小鹏及东风系的项目定 点,生命周期内订单金额合计约 100 亿元。一方面,多项定点落地及放量将保障公 司业绩的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客户开拓顺利,主机厂客户优质,显示公司产品获 市场认可度高,为进一步的发展铺好道路。
2.2.3、 内饰:自主汽车内饰供应商成本管控能力优秀,看好汽车内饰行业国产化替 代
全球市场:传统燃油车内饰件市场格局稳固,外资/合资企业占据主流。全球汽 车内饰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2019 年 CR3 为 31%,低于汽车座椅、汽车玻璃等汽车 零部件领域。目前全球汽车内饰市场仍由延锋国际、安通林、佛吉亚等国际巨头占 据主流地位,三家公司市场地位稳固。(1)延锋:延锋国际在 2015 年完成与江森自 控的内饰业务重组后成为全球x大的内饰公司,2019 年营收为 553 亿元,全球市占 率为 13.6%。延锋汽车内饰件产品包括仪表板、副仪表板、门内板、灯光技术、装饰件等,外饰件产品包括保险杠、复合尾门、复合翼子板等,其中门内版、仪表板、 副仪表板全球年产量分别达 5000 万个、1000 万个、800 万个。(2)佛吉亚:内饰产 品包括仪表板、中控台、驾驶室、门板、车门模块、声学模块等,外饰产品包括保 险杠、前端模块、前支撑架、引擎冷却系统、外饰配件等,在全球拥有 320 家工厂, 其中 35 家位于中国。(3)安通林:业务范围覆盖车灯系统、车门系统、照明系统、 座舱系统和控制面板等,全球范围内共有超过 1150 个生产工厂。 国内市场:华域汽车营收体量x大,常熟汽饰、新泉股份等第二梯队自主内饰 供应商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国内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格局来看,国内其他汽车 内饰供应商在业务规模上与华域汽车仍有较大差距:华域汽车(延锋)是国内汽车 内饰企业中营收体量x大的企业,位于第 一阵列,主要配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 一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戴姆勒、大众、通用等主机厂;宁波华翔、岱美 股份、一汽富维、新泉股份、常熟汽饰、钧达股份等营收体量相对较小,位于第二 阵列。
国内自主汽车内饰供应商成本管控能力优秀,看好汽车内饰行业国产化替代。 作为壁垒相对较低的传统赛道,内饰件行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成本管控能力。近年 来国内自主的饰件供应商凭借成本管控实力及属地化配套的优势,加速客户拓展, 尤其是国产替代以及新能源车崛起的趋势为传统饰件供应商带来了机遇。
新泉股份:公司早期乘用车客户多为自主品牌,近年来外资/合资品牌取得较大 突破,还斩获了广汽新能源、理想、蔚来、比亚迪、北美知名品牌电动车企业等的 多款新能源车型订单。公司早期乘用车客户主要为奇瑞汽车,而后配套吉利汽车 3.0 时代多款车型、上汽荣威、名爵系列车型,吉利汽车、上汽集团成为公司主要客户。 2020 年吉利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奇瑞汽车、北汽福田为公司贡献营收合计 接近 69%。近年来公司合资/外资客户加速突破,陆续获得上汽大众 NEO、长安福特 Mustang、一汽大众新捷达 VS5/VS7 等车型定点,同时获得了广汽新能源、理想、比 亚迪、北美重要客户等的新能源车型订单。 伴随客户和供应项目的持续拓展,公司在国内华北、东北、华东、西南、华南 多个区域建立了生产基地,以就近配套相关客户,保证对于客户的快速响应服务, 同时节省运输费用。目前,公司在丹阳、常州、芜湖、北京、长春、宁波、佛山、 重庆、上海、西安等地共计建立 15 个生产基地,可覆盖客户范围广泛,包括一汽解 放、北京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福特、广汽菲亚特等。
可转债募资扩产,剑指内饰 Tier0.5 供应商。9 月 12 日,新泉股份发布公告, 拟发行可转债不超过人民币 11.6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公司上海基地升扩 建、合肥基地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规划投入 5.08 亿元用于上海基地扩建,3.04 亿元用于合肥基地建设,3.48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扩建上海基地满足上海整车客户 Tier0.5 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粘性公司上海基 地扩建项目选址临港奉贤园区,规划建设期 2 年。公司是国内内饰件公司中稳扎稳 打、内生成长的典范,在规模逐步壮大的过程中,公司也积累了较强的研发实力、 同步开发能力。此次 Tier0.5 业务的突破,一方面证明了公司产品的同步开发实力, 于公司而言是水到渠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加强同主机厂合作的黏性, 提升单车配套价值。从行业角度来看,Tier0.5 业务壁垒较传统单品有所提高,行 业集成模块化供货趋势下,新泉股份优势得到强化。
常熟汽饰:公司成立于 1996 年,目前已成为一家领先的汽车内饰集成制造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门内护板、仪表板、副仪表板、天窗遮阳板、衣帽架、门柱、行李箱 内饰、门窗饰条、地毯、塑料尾门以及模检具等汽车内外饰件。 公司持续开拓新能源汽车客户,在传统主机厂的新能源车型以及造车新势力方 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一方面公司和德国派格、西班牙安通林、奥地利格瑞纳、加拿 大麦格纳等合作设立联营公司,借助于合作公司的客户资源优势,公司相较于国内 同类竞争对手,在中高端外资/合资品牌的定点获取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奔 驰 EQB、宝马 EV)。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的方式公司的技术优势以及市场影响力也 得以强化,间接助力公司开拓更多新能源品牌客户(如特斯拉、理想等)。目前,公 司已进入特斯拉、大众 MEB、奔驰 EQB、宝马 EV、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 跑、ARCFOX、奇瑞新能源、华人运通、英国捷豹路虎、北美 ZOOX 等新能源客户 供应体系。 2022H1 新能源客户销售占比提升至 29.7%,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浪潮。 据常熟汽饰公司公告披露,2022H1 公司新能源销售占总销售比例达 29.7%,较 2021 年全年的 24.5%相比提升 5.2pcts。
公司围绕主要客户布局 11 个生产基地,进一步强化服务+成本的优势。公司国 内地区围绕一汽大众、北汽集团、奇瑞汽车等客户布局了长春、芜湖、北京、沈阳、 常熟、成都、天津、佛山、余姚、上饶和宜宾(2021 年批产)11 个生产基地,以实 现对于客户的就近配套供应。围绕主要客户就近布局生产基地,既保障了公司对于 客户的近距离准时化服务、便于公司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又节省了运输费用。 完善战略规划布局,常熟汽饰将在合肥设立全资子公司。2022 年 9 月 13 日,常熟汽饰发布公告,为了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完善公司的战略规划布局,更好地 就近服务客户,公司将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在安徽合肥新设一家全资子公司,子公司 名称暂定为“合肥市常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合肥常春)”,合肥常春的注册资本 拟为 2 亿元人民币,项目预计总投资为 20 亿元人民币,分三期投资,首期项目投资 约 4.96 亿元人民币,其中土地及固定资产投资约 3.46 亿元人民币。项目主要建设汽 车零部件产品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办公楼,生产汽车智能座舱、门内护板总成、 仪表板总成、副仪表板总成、行李箱内饰总成、衣帽架总成、天窗遮阳板总成、立 柱总成等产品。我们认为安徽子公司的建设或将提升公司响应能力,降低配套运输 成本,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新项目,提高公司长期竞争力。
2.2.4、 轮胎:民族胎企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有望迎量利齐升
2021 年全球轮胎销量重回正增长,海外需求回暖有望助胎企业绩增长。据米其 林年报,2021 年全球轮胎销量达 17.27 亿条,同比增长 8.0%。伴随电动化趋势下汽 车销量的提升及对于轮胎更换要求的收紧,预计全球轮胎销量将持续提升。在 2022H1 海运价格下行等因素推动下,美国经销商加大囤货力度,导致 Q3 订单量环 比下降。随着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来自海外客户订单量有望回升。
前端配套接连获突破,民族胎企前景可期。轮胎企业在前端配套市场的突破有 利于打造品牌效应,并进一步拉升替换市场的份额。以玲珑轮胎、赛轮轮胎、森麒 麟、中策橡胶为代表的主要民族胎企发力前端配套市场,进入合资及自主主机厂供 应链,有望借助自主新能源车崛起的时机实现品牌升。
原材料成本占比高,橡胶类产品价格下行有望助盈利水平回升。从森麒麟的成 本拆分来看,原材料成本占比达 69%,是影响轮胎成本的主要因素;在原材料成本 中,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则分别占 25%、23%,其次炭黑、钢丝、帘布(线)类合 计成本占比为 38%。自 2022 年初以来,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价格整体保持下行态势, 有望带来轮胎企业盈利水平的回升。
2.3、 渗透率提升:电动智能化、轻量化带来增量部件新机遇,渗透率有 望跟随电动化率提升
2.3.1、 铝合金结构件:“政策”+“续航里程”推动渗透率快速提升
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及解决里程焦虑的重要技术路径,铝合金是x具优势的 轻量化材料。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规划 2020/2025/2030 单车铝用量分别达到 190/250/350kg,车用铝合金零部件的渗透率有 望持续提升。根据 Drive Aluminum 的统计,2015 年车用铝合金的市场渗透率仅为 6.6%,到 2025 年铝合金的市场渗透率预计将达到 26.6%。
车用铝压铸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中国铸造协会数据,我国有 3000 多家压铸企业,其中汽车压铸件占压铸业总产量 70%,汽车用压铸件中铝合金占比 超 80%,其中体量较大的仅数十家。铝压铸行业属于红海市场,市场内企业数量多 且竞争格局分散。
旭升集团:旭升集团以铝压铸产品起家,产品线延伸至锻造、挤出领域,基本 覆盖汽车动力、底盘和电池系统的铝合金产品。2022 年以来旭升集团新获一新能源 客户定点项目共计 14 个,对应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人民币 36.8 亿元。 2022 年切入储能、铝瓶领域,产品线丰富。储能方面,2022 年 9 月旭升集团获 得客户家用储能产品铝部件定点公告,定点项目生命周期为 5 年,每年销售总金额 约 6 亿。铝瓶方面,2022 年 9 月公司子公司和升铝瓶获得欧洲某餐饮设备、奶油充 电器等进口商和分销商铝瓶开发定点公告,此次定点项目预计每年销售总金额约 8 亿人民币。
爱柯迪:公司是全球范围内铝合金中小企业龙头,主要产品包括汽车雨刮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汽车转向系统、汽车发动机系统、汽车制动系统及其他系统,新能 源汽车三电系统等。 发行可转债扩充产能,新能源业务有望贡献显著增量。2022 年爱柯迪拟通过发 行可转债募集资金 15.7 亿元用于《爱柯迪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项目》项目。项目建 成后,新增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单元、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 和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其他类壳体等 710 万件产能,项目投产后有望带动公司产品单 价加速提升。
2.3.2、 空气悬架:仍处于放量前的蓄力阶段
空气悬架系统已经逐步成为高端新能源汽车平台主流配置。受益于新能源汽车 高景气度,空悬系统有望迎来黄斤发展期。空气悬挂控制系统在空气悬挂结构的基 础上增加了高度传感器、加速传感器、控制线路与电子控制单元。与传统的钢制汽 车悬挂系统相比,空气悬挂系统可根据路况的不同及距离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判断 车身的高度变化,从而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调整气室降低或升高底盘离地 间隙,以增加行车稳定性、优化驾驶体验。空气悬架系统能确保底盘与地面保持足 够的间隙高度,从而有效保护电动车电池,已经逐步成为高端新能源车的主流配置。 空悬市场目前仍处于放量前的蓄力阶段。一方面自 2021 年以来空悬供应商拿到 的订单需要 2 年左右的时间开始量产;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主机厂推出的下一代 车型中使用空悬的车型增多,理想 L9/L8/L7、小鹏 G9 等配置空悬的明星车型亮相 也带动行业热度进一步提升,需要一定时间量产爬坡,带动空悬渗透率稳步提升。 我们预计 2023 年开始,伴随多个重点车型的逐步放量,行业规模或将正式进入高速 增长期。据盖世汽车预计,2025 年国内空悬乘用车渗透率将从 2021 年的 2.5%提升 至 15%~20%。
中鼎股份:2016 年通过并购德国 AMK 进XXX汽车空气悬挂系统、电机电控系统 领域。AMK 是空气悬挂系统和电机、电控系统的高端供应商,尤其在空气悬挂系统 领域技术领先,为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等世界顶整车厂配套。 公司收购德国 AMK 之后,成为国内少数具备空气悬架开发整合能力的系统集成 商,智能底盘领域竞争优势得到强化。公司具有产品一体化供应能力,可根据客户 需求进行零部件或系统供应,主要产品包括空气压缩机、控制单元、多系统传感器、 空气弹簧等。为进一步降低汽车空悬系统产品成本、打开国内市场空间,公司设立 安美科(安徽)汽车电驱有限公司,推进 AMK 空悬系统业务的国产化。 空悬订单加速获取,上半年 AMK 中国斩获订单总金额 29.75 亿元公司积推动 空压机的国产化以及技术的迭代升。在空气供给单元产品组装及生产线相继落地 的同时,公司还推动空气弹簧、储气罐等其他硬件自产项目的落地,进一步提升自 己在空悬系统方面核心技术实力。据中鼎股份公司公告,2022 年 1-10 月公司所获空 悬订单总产值就达到 56.04 亿元,远超 2021 年全年水平。
保隆科技:借力橡胶&汽车电子领域优势,公司空悬业务发展稳扎稳打。公司 借助传统橡胶业务方面的技术积累,从空气弹簧切入空悬系统具备天然的优势。公 司自 2012 年开始研制商用车空气弹簧,早期空气弹簧主要供应商用车客户如采埃孚、 上海科曼、赛夫华兰德等,后期逐渐切入乘用车供应。此外,公司也陆续拓展了电 控减震器、ECAS 电控系统等其他空悬系统部件的开发。2021 年底,公司合肥园区 正式启用,乘用车空气弹簧减振器支柱总成量产下线。
空气悬架业务在手订单丰富,空气供给单元的项目首获突破。据保隆科技官方 微信公众号披露,截至 2022 年 8 月,公司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获 6 家车企在内的 12 个平台定点;空气悬架储气罐获 9 家车企在内的 17 个平台定点。 2022 年 10 月 23 日,公司收到某头部自主品牌车企的《定点通知书》,成为其 3 个车型平台的空气悬架系统空气供给单元(Air Supply Unit)供应商。根据该客户规 划,3 个车型平台项目生命周期为 5 年,生命周期总金额约为人民币 13.15 亿元,预 计从2024年初开始陆续量产。该项目是保隆科技首次获得空气供给单元的项目定点。 至此,保隆科技在空气悬架系统感知、决策、执行三部分的主要总成零件上,均获 得了主流主机客户的量产项目定点。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省心文案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